ID: 23634810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知识点(文字素材)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73次 大小:3016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五,单元,生物,环境,知识点,文字
  • cover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生物的生活环境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周围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 2、生态因素 (1)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2)分类: 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麦田中,小麦的生活受到光、温度、水,以及土壤中的无机盐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2)在山区,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这是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沙漠绝大部分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地方才会出现绿洲,这是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4)浅海中自上而下出现绿藻、褐藻、红藻等藻类,是受到光的影响。 (5)旗形树的形成是受到风的影响(黄山迎客松) 4、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以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为例) 探究的过程: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和交流 (2)实验思路: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人同等数量的鼠妇,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 (3)实验设计:实验变量为光照,实验装置分为明亮(透明玻璃板遮盖)与阴暗(纸板遮盖)两侧,对照组和实验组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4)实验结论:光照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5)实验完成后,要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6)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种内:合作、斗争(食物、配偶、栖息地) 种间:捕食、竞争、共生、腐生、寄生 生物之间的关系 举例 图例 捕食 蛇、鼬、鹰等捕食田鼠,异色瓢虫捕食蚜虫 竞争 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 合作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寄生 病毒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与人 共生 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名称 生活环境 适应特点 海豹 寒冷海域 皮下脂肪很厚,具有保温作用,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骆驼 荒漠 尿液非常少,体温升高到40.7℃时才会出汗,减少水的散失,适应缺水环境 仙人掌、酸枣、蒺藜 仙人掌的肉质茎、酸枣的枝条和蒺藜的果实表面长满了尖刺,可防止被其他动物取食 骆驼刺 荒漠 根系非常发达,可以更多地吸收水,适应缺水环境 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每种生物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2)动物的保护色(避役、青蛙)、警戒色(箭毒蛙、毒蘑菇)和拟态(竹节虫、枯叶蝶) (3)生物的适应是相对的,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就会不适应环境。 8、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裸地,草地和树林三种不同植被条件下的地块,在同一天的同一时间段内,气温和湿度有差别。 (2)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和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影响大气的碳氧平衡。 (3)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 (4)蚯蚓在土壤中活动能够疏松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9、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又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10、在西藏等高海拔地区,为什么夏天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冬天大气中的高 因为夏季气温较高,光照充足,植物(尤其是草原植被)光合作用旺盛,通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增多;而冬季气温低、光照弱,植物光合作用减弱,氧气生成减少,同时寒冷环境下生物呼吸消耗氧气的相对影响更明显,导致氧气含量降低。 11、山羊绒又细又柔软,制成的产品比较昂贵。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野外散养的山羊啃食树枝、嫩叶,连草根都啃食,这对环境会有什么影响 大量散养山羊过度啃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