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 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025-2026学年】2024沪科版 数学 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 汇报人:[教师姓名] 汇报班级:[具体班级] 学习引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如何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来整理和描述数据。这些图表就像数据的 “代言人”,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但仅仅会绘制图表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能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我们的决策和分析提供依据。比如,企业通过分析销售图表了解市场需求,学校通过成绩图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 学习目标 能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准确提取数据信息,包括具体数量、比例关系、变化趋势等。 学会结合图表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断,理解数据背后的含义。 掌握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体会图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用数据说话的意识。 知识点: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条形统计图的主要特点是能清晰地展示不同类别数据的数量多少,便于比较。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时,要关注以下几点: 读取具体数量 条形统计图中,每个直条的高度(或长度)对应着相应类别的数量,通过观察直条对应的纵轴(或横轴)刻度,可以直接读取具体数据。 例如,某条形统计图展示了不同水果的销量,其中苹果对应的直条高度对应纵轴的 “50kg”,则说明苹果的销量是 50kg。 比较数据差异 通过观察不同直条的长短,可以直观比较不同类别数据的大小关系,找出数量最多和最少的类别,以及它们之间的差距。 例如,在展示各年级学生人数的条形统计图中,三年级的直条最长,一年级的直条最短,说明三年级人数最多,一年级人数最少,用三年级人数减去一年级人数可得到人数差。 分析数据特征 结合具体类别和数量,分析数据的分布特征。比如,在展示不同学科成绩的条形统计图中,发现数学成绩的直条普遍高于语文成绩的直条,说明该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整体优于语文成绩。 知识点: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折线统计图的核心是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从其中获取信息时,要重点关注数据的增减变化、极值和变化速度。 把握变化趋势 折线的上升或下降反映了数据的增减变化:折线上升,说明数据在增加;折线下降,说明数据在减少;折线水平,说明数据保持不变。 例如,某城市的月平均气温折线统计图中,从 1 月到 7 月折线呈上升趋势,说明气温逐渐升高;从 7 月到 12 月折线呈下降趋势,说明气温逐渐降低。 确定极值 折线图中的最高点对应数据的最大值,最低点对应数据的最小值,通过观察可以确定数据的最大和最小取值,以及出现的时间或类别。 例如,某股票价格的折线统计图中,最高点出现在 8 月,对应价格为 120 元,说明 8 月该股票价格最高;最低点出现在 2 月,对应价格为 50 元,说明 2 月该股票价格最低。 分析变化速度 折线的陡峭程度反映了数据变化的快慢:折线越陡峭,说明数据变化越快;折线越平缓,说明数据变化越慢。 例如,某地区的人口增长折线统计图中,2010-2020 年折线较陡峭,说明这十年人口增长较快;2000-2010 年折线较平缓,说明这十年人口增长较慢。 知识点: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扇形统计图主要展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的比例关系,从其中获取信息时,要关注各部分的占比、主次关系和比例变化。 明确各部分占比 扇形统计图中,每个扇形对应的百分比表示该部分数量占总数的比例,通过读取百分比可以知道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份额。 例如,某学校的经费支出扇形统计图中,教学设备支出占 30%,说明教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