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0570

4.1.2 垂线 课件(共52张PPT)

日期:2025-09-2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11779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4.1.2,垂线,课件,5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4.1.2 垂线 第4章 相交线和平行线 【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 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4.1.2 垂线 副标题:理解垂线的概念,掌握垂线的性质与画法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理解垂线的概念,知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含义,能正确表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掌握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并能运用该性质解决问题。 学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能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幻灯片 3:情境引入 ——— 生活中的垂直现象 展示图片:墙角的两条相交直线(互相垂直)、黑板的相邻两边(互相垂直)、十字路口的两条道路(互相垂直)、单杠的横杠与竖杠(互相垂直)。 提问:这些相交的直线所形成的角有什么特点?它们的位置关系有什么特殊之处? 引入:像这样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就是垂直。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垂线的相关知识。 幻灯片 4:垂线的概念 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图形表示:画出直线 AB 和 CD 相交于点 O,且∠AOC=90°,标注 “AB⊥CD,垂足为 O”。 符号表示:“⊥” 是垂直符号,直线 AB 与直线 CD 互相垂直,记作 “AB⊥CD”(或 “CD⊥AB”),读作 “AB 垂直于 CD”。如果垂足为 O,还可以记作 “AB⊥CD 于 O”。 说明: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它们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只有当相交的角是直角(90°)时,才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垂直是相互的,若直线 a 是直线 b 的垂线,则直线 b 也是直线 a 的垂线。 幻灯片 5:垂线的性质 性质 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理解:“过一点” 可以是直线上的点,也可以是直线外的点;“有且只有” 意味着存在性(有一条)和唯一性(只有一条)。 图形展示: 过直线 l 上一点 P,画直线 l 的垂线,只能画出一条。 过直线 l 外一点 Q,画直线 l 的垂线,也只能画出一条。 生活实例:在地面上,过一点要挖一条与已知直线道路垂直的水渠,只能挖出一条。 性质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幻灯片 6:点到直线的距离 定义: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图形展示:画出直线 l 和直线外一点 P,过 P 作 l 的垂线,垂足为 O,线段 PO 就是垂线段,标注 “PO 的长度就是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 说明: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一个长度,是数量,而垂线段是一个图形,两者不能混淆。 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时,要先画出垂线段,再测量其长度。 生活应用:测量跳远成绩时,从落地点向起跳线画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度就是跳远成绩,这是利用了 “垂线段最短” 的性质。 幻灯片 7:垂线的画法 方法 1:用三角尺画垂线 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沿着已知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 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标出垂直符号)。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沿着已知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经过直线外的已知点。 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标出垂直符号)。 方法 2:用量角器画垂线 在已知直线上取一点(或过直线外一点)作为垂足的大致位置。 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该点重合,0° 刻度线与已知直线重合。 在量角器 9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