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5.1.1 从算式到方程-第2课时 方程的解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2024新教材】人教版数学 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第 2 课时 方程的解与一元一次方程 副标题:深入探索方程奥秘 背景图:选择简洁的数学线条图案,搭配方程相关元素,营造数学学习氛围 幻灯片 2:目录 复习回顾 方程的解的深入探究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典型例题讲解 课堂练习与互动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布置 幻灯片 3:复习回顾 方程概念回顾:展示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通过快速提问 “判断\(3x + 5 = 14\),\(7 - 2\),\(4 > 2y\)哪些是方程”,强化学生对方程概念的记忆 。 提问引入新课:“我们知道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那什么样的未知数的值能让方程成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方程的解;同时,我们还会认识一种特殊且重要的方程 ——— 一元一次方程。” 幻灯片 4:方程的解的深入探究 定义强调:再次明确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以方程\(x - 3 = 2\)为例,当\(x = 5\)时,左边\(= 5 - 3 = 2\),右边\(= 2\),左边等于右边,所以\(x = 5\)是方程\(x - 3 = 2\)的解 。 检验方法详细讲解: 第一步:将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左边,计算结果。 第二步:将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右边,计算结果。 第三步:比较左右两边结果,若相等,则该值是方程的解;若不相等,则不是方程的解。 互动提问:“对于方程\(2x + 1 = 7\),大家猜猜\(x = 3\)是不是它的解?应该怎么检验呢?” 邀请学生回答,增强课堂互动。 幻灯片 5:方程的解的巩固练习 题目展示: 检验\(x = 4\)是否为方程\(3x - 5 = 7\)的解。 检验\(y = -2\)是否为方程\(5 - y = 7\)的解。 答案解析: 对于方程\(3x - 5 = 7\),当\(x = 4\)时,左边\(= 3 4 - 5 = 12 - 5 = 7\),右边\(= 7\),左边等于右边,所以\(x = 4\)是方程的解。 对于方程\(5 - y = 7\),当\(y = -2\)时,左边\(= 5 - (-2) = 5 + 2 = 7\),右边\(= 7\),左边等于右边,所以\(y = -2\)是方程的解。 幻灯片 6: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定义呈现:“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例如\(3x + 5 = 17\),\(2y - 1 = 9\) 。 关键要素分析: “一元”:强调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一次”:说明未知数的次数是\(1\)。 “整式方程”:等号两边的式子都是整式,分母中不含未知数。 对比辨析:展示式子\(x^2 + 3 = 7\)(未知数次数是\(2\),不是一元一次方程)、\(\frac{1}{x} + 2 = 5\)(分母含有未知数,不是整式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幻灯片 7:一元一次方程的判断练习 题目展示:判断下列式子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 \(4x - 7 = 11\) \(x + y = 9\) \(3x^2 - 2 = 10\) \(\frac{2}{x} + 3 = 8\) 答案解析: \(4x - 7 = 11\),只含一个未知数\(x\),次数是\(1\),等号两边是整式,是一元一次方程。 \(x + y = 9\),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3x^2 - 2 = 10\),未知数\(x\)的次数是\(2\),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frac{2}{x} + 3 = 8\),分母含有未知数\(x\),不是整式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幻灯片 8:典型例题讲解 - 例 1 题目:已知\(x = 2\)是方程\(2ax - 3 = 5\)的解,求\(a\)的值。 分析解答: 因为\(x = 2\)是方程的解,所以将\(x = 2\)代入方程\(2ax - 3 = 5\)中。 得到\(2a 2 - 3 = 5\),即\(4a - 3 = 5\)。 然后通过移项、计算求出\(a\)的值:\(4a = 5 + 3\),\(4a = 8\),\(a = 2\)。 幻灯片 9:典型例题讲解 - 例 2 题目:判断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