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4480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2.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课件(共15张PPT)+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5次 大小:92446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师大,学案,PPT,15张,课件,课时
    (课件网) 第2章 细胞 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1课时 练习使用显微镜 情境导入 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绝大多数细胞微小,肉眼观察不到,如果想认识细胞的结构,必须先学会使用显微镜。 新冠病毒 细胞 (一)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课堂探究 草履虫 水杉 千差万别的生物为什么会表现出相似的生命活动特征? 单细胞生物 多细胞生物 (二)双目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目镜(放大物像) 聚光镜(聚集光线) 压片夹(固定玻片) 转换器(转换物镜) 物镜(放大物像) 光圈(调节进光量) 载物台(放置标本) 粗准焦螺旋(粗略调节) 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 光源 开关及亮度调节旋钮 横向及纵向手轮 (调节标本位置) 1、调试显微镜 移动显微镜至距实验台边缘15 cm 左右,确认显微镜是目镜和物镜 安装完成;打开电源开关。 活动:练习使用双目显微镜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 准聚光镜。双眼注释目镜, 调节光圈大小,调节亮度调 节旋钮,感受视野亮度的变化。 (1)打开电源 (2)对光 将写有“上”字的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旋开压片夹将其固定。调节横向及纵向手轮,使“上”字对准聚光镜中央。 2.放置玻片标本 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至最高处。双眼注视目镜 ,双手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下降,直至视野中看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3.观察 4.收放 观察完毕,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载物台至最低处,然后取下玻片标本,关闭电源,罩上镜罩,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 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上升载物台时,眼睛要侧面注视物镜? 2.显微镜视野中的“上”有什么不同?其物像比实际大小放大了多少倍? 防止物镜压碎标本,损伤物镜。 使用显微镜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目镜 物镜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从目镜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倒,左右也倒,如:若将载玻片上写一个“b”,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应是“q”。如果物象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要将其移动到视野中央,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3.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时,两眼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能让物镜镜头碰到玻片标本。 5.使用目镜和物镜观察的原则,先低后高。 4.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一、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方法步骤:调试显微镜--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成积。 3.显微镜内看到物象是倒像,上下、左右都颠倒,物像偏向视野的哪个方向,要将其移动到视野中央,就将物象向哪个方向移动。 课堂小节 课堂练习 1.下列是小明同学在使用双目显微镜的相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对光调光的目的是调节物镜的距离 B.载物台上升时,眼睛要注视目镜 C.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D.调节反光镜,能够调节视野亮度 2.在下列四组显微镜镜头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一组是(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C D 3.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  ) A.缩小的倒像 B.放大的倒像 C.缩小的正像 D.放大的正像 B 4.实验课.上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 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亮 B.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C.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 D.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亮 B 5.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 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 ) A.向左上方移动 B.向左下方移动 C.向右上方移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