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44789

【核心素养目标】1.3夜观昆虫 第2课时 课件+素材【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九上

日期:2025-10-05 科目: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1157977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综合实践活动,科版,素材,2课时,课件,核心
    (课件网) 1.3夜观昆虫 第2课时 ———实施、总结阶段 (浙科版)九年级 上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通过夜探大自然,了解昆虫昼夜的活动节律与特殊习性,探究如何保护和利用昆虫资源,分析昆虫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悟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意义。 01 02 积极参与调查研究,主动分享心得,自觉树立昆虫多样性保护意识,并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正确认识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自尊自律,主动作为。 03 学会运用记录、 观察、录制、灯诱、鉴别、采集、分析等科学方法开展昆虫研究,运用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并形成研究成果。 04 责任担当 创意物化 问题解决 价值体认 具有创新意识,将创意付诸实践,拍摄的昆虫影像图片,形成课题研究报告、野外考察报告、观察日记,设计昆虫自然笔记、手抄报、汇报课件等作品。 新知导入 观看视频:夜晚,树林深处发光的菌类与昆虫们的微观小世界 探究新知 选择一个夜晚,一起在自然课中开展观察、采集、记录、分析等活动,完成各项挑战任务。 探究新知 01 家乡鸣虫资源的调查研究 探究新知 周边的自然环境中有哪些鸣虫 不同鸣虫的发声机制与鸣声有何区别 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鸣虫及其鸣声有什么影响 开发鸣虫资源可以促进家乡文化与产业的发展吗 调查家乡不同环境中的鸣虫种群,录制并共享鸣声,为鸣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献计献策。 探究新知 记录 探究新知 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种群的鸣虫。 通过网络搜索了解各类鸣虫的生活习性。选择合适的野外调查地点寻找鸣虫,借助鸣声试着分辨其种类,记录并统计各个调查点的鸣虫资源。 记录 探究新知 提前了解各种鸣虫的生物学特征,借助数字媒体熟悉与分辨不同鸣虫的声音。 白天踩点,了解调查地点的环境,有助于夜间开展实地调查。 可以多次开展调查活动,收集更多的研究数据。 记录 探究新知 夜间寻找昆虫的技巧 在夜晚快速发现昆虫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需要考虑季节、气候、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等多种因素。聆听虫声、灯光引诱、食物引诱、寻找洞穴、拍打树枝、翻看石块等都是不错的小技巧。 小锦囊 记录 探究新知 鸣虫资源调查记录表 调查日期: 天气情况(气温): 记录人: 鸣声 编号 发现时间 发现地点 鸣虫种类 数量 记录方式 (采集、拍摄、笔记等) 小结 录制 探究新知 讨论分享:野外昆虫鸣声的采集方法 当你发现鸣虫时,先不要惊扰它们,静静地等候,让鸣虫适应你的靠近。 借助电子设备采集不同鸣虫的声音。 录制虫鸣声时尽可能减少风声、脚步声、呼吸声等杂音,越安静越好。专业的采声设 备、后期音频处理可以让虫鸣声更清晰! 录制 探究新知 夜间鸣虫声音采集 录制时间: 录制地点: 录制设备: 录制者: 鸣虫种类 声波图 鸣声评价 采声难易度 黑脸油葫芦 鸣声清亮高亢,类似 “吉一吕”的发音。声波图有一定的规律性,声纹紧凑,是一种又快又顺的单一节奏 黑脸油葫芦体形 较大,其鸣声洪 亮且持续发声, 在野外较容易被 采集到 录制 拓展延伸 观看视频:夏日常见鸣虫 录制 探究新知 借助电子设备分析虫鸣的声波图与鸣声特点 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要素。 分析声波图时,音调看疏密,响度看高低,音色看形状。鸣虫的声音往往是有规律性的小波段。 录制 探究新知 随着物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将声学知识、方法和技术融入昆虫学研究中,形成“昆虫声学”学科。科学家们借助示波器可以鉴别细微差别的虫鸣声。 将采集的音频通过数字平台收集或制作成二维码,分享给大家,助力科学研究鸣虫。 录制 探究新知 视频二维码制作 可以借助各种二维码在线编辑器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