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53709

4.10.1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 教学设计(表格式)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219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神经,4.10.1,统和,调节,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 教学设计 本节分析: 本节课主要围绕人体的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展开,通过对神经系统组成、神经元结构与功能、反射及反射弧等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人体自我调节的基本原理与方式,为后续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病例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人体自身的结构与功能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对于神经系统这样较为抽象且复杂的系统,可能缺乏直观的认识与理解。部分学生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一些神经相关的疾病或现象,但对其背后的原理并不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直观的图示以及互动的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对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的认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三、课程标准分析( 1、内容要求: 人体各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以适应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与它们相连的神经构成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2、学业要求: 核心素养 学业要求(或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通过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形成对人体整体性的认识。 科学思维 能够运用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分析实际病例,如脊髓损伤、脑部损伤等,培养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 探究实践 通过参与膝跳反射测试、反应时间测量等活动,亲身体验神经调节的过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并收集、分析数据。 态度责任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严谨态度与探索精神,增强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与责任感,以及对神经疾病患者的关爱与理解。 3、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反射弧的组成与功能,以及反射的类型。 ②难点: 理解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以及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坐诊神经科”的情境教学模式,以实际病例为线索,引导学生逐步探究神经系统的奥秘。首先,通过病例分析引入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让学生了解神经系统在人体自我调节中的重要地位;接着,深入讲解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为理解神经调节的机制奠定基础;然后,通过膝跳反射测试、反应时间测量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反射的过程,进而学习反射弧的组成与功能,以及反射的类型;最后,通过对多个病例的综合分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神经系统结构图、神经元结构图、反射弧示意图、病例视频等。 膝跳反射测试器材、直尺等实验用品。 案例分析卡片,用于小组讨论与分析。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导入 播放一段脊柱损伤患者的视频,展示神经科常见的病症与治疗场景,引发学生对神经系统的好奇与关注。提问:“何做出诊断和给出治疗方案呢?首先我们要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分析病因转入下个环节。 ” 通过生动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通过生动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展示人体神经系统结构视频,详细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与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结合图示,讲解各部分的位置、形态与功能,如脑的不同区域分别负责哪些生命活动,脊髓在传导神经冲动中的作用等。通过病例分析1(19岁少年腰部折断导致下肢瘫痪)与病例分析2(患者因车祸导致头部撞击出现多种症状),拓展病例(小脑损伤的表现)引导学生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