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一章 藻类与植物的类群 第一节 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1.生命观念: (1)通过分析不同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强化生物进化的观念。 (2)树立生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科学思维: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类群的特征,提高观察与分析比较的能力,提升科学思维水平。 3.探究实践: (1)观察海带、苔藓、肾蕨等,描述它们的形态结构。 (2)观察蕨类植物的孢子囊和孢子,了解它们的繁殖方式。 4.态度责任:关注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养成保护绿色植物的意识。 1.教学重点: (1)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基本特征。 (2)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难点: (1)对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绿色植物的理解。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正式开启今天的生物课学习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分享一段有趣的经历。前几天老师去郊外游玩,路过一个小池塘,发现原本清澈的水面泛起了一层淡淡的绿色,凑近一看,原来是一些小小的绿色生物铺满了水面。老师还看到旁边潮湿的石壁上,长着一层毛茸茸的、矮矮小小的植物,像是给石壁铺上了一层绿色的绒毯。再往山林里走,又瞧见了一些高大的草本植物,它们的叶片大大的,背面还有一些褐色的小点点。老师当时就很好奇,这些不同的植物都是什么呢?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些地方?又有着怎样独特的生存奥秘呢? [可展示相应图片]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究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世界。接下来,老师会给大家展示一些图片,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能不能从这些植物的形态、生活环境中,发现它们的特别之处。 [回答] 学生听老师叙述,并猜想相关植物。 (续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知探究 1.藻类 探究一:清澈的池塘泛起绿色,这是为什么呢?猜想是水中的是哪种生物?(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解释原因:水变绿是由于春天气温适宜,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物在水中漂浮,使池水荡起绿波。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多种常见的藻类(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鹿角菜、水绵和衣藻),让学生了解常见藻类,思考下列问题: (1)这些藻类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这些藻类和我们平时见到的陆生高大植物相比,有根、茎、叶等器官吗? 师生共同总结:(1)藻类主要分布在水中,有的生活在淡水,有的生活在海洋。(2)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 多媒体展示出教材P60图2-3,让学生阅读图中的信息,尝试总结藻类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可尝试让学生举出更多的实例) 师生共同总结:藻类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鱼类饵料、释放氧气等。 2.苔藓植物 探究二:池塘旁边潮湿的石壁上,长着一层毛茸茸的、矮矮小小的植物,像是给石壁铺上了一层绿色的绒毯。这又是哪种植物呢? 多媒体展示多种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地钱等),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苔藓植物。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派代表回答。 学生阅读课本,进行总结。 [分享与交流]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进行作答,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续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知探究 指导学生对苔藓进行观察: (1)用放大镜观察苔藓植物茎和叶的形态特点及假根的特点。 (2)测量苔藓植株的高度。 思考: (1)与藻类相比,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2)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与藻类有哪些主要的区别?这与它们的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