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88633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1182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一,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练习 一、单选题 1.波斯人的航海传统及丰富经验为阿拉伯人所继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众多波斯水手被阿拉伯商船雇用。直至10世纪,波斯人仍然肩负着阿拉伯的航海贸易重任。而阿拉伯人的远洋贸易船选用的优质木材主要来自印度马拉巴尔出产的柚木,马尔代夫和拉克代夫岛出产的椰子树。据此可知,当时阿拉伯人( ) A.主要依赖外部力量开展航海活动 B.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发展航海贸易 C.海外贸易范围局限于印度洋地区 D.航海贸易发展受木材资源的制约 2.1633年,德川幕府“锁国令”规定,禁止与西方贸易;不许日本人出国;已在外者不许返回,违者处死。1639年再颁“锁国令”,除中国和荷兰外,禁止同其他国家贸易。德川幕府奉行锁国政策有两个多世纪。日本的锁国政策( ) A.意在维护日本的幕府统治 B.有利于专心学习中国文化 C.是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抵御 D.催生出独特的武士道精神 3.743年,日本发布诏令:“如闻,垦田依养老七年(723年)格,限满之后,依例收授,由是农夫倦怠,开地后荒。自今以后,任为私财。无论三世一身,悉咸永年莫取。”这( ) A.动摇了土地公有原则 B.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C.体现了天皇地位提高 D.加速了庄园制度瓦解 4.波斯国王大流士的贝希斯敦铭文用古埃兰语、阿卡德语和波斯语三种文字书写。统一的阿拉伯帝国内延续了波斯、北非、西班牙等地的文化传统。这两种现象共同反映了( ) A.帝国的开放性 B.文明的多元性 C.历史的时代性 D.起源的同一性 5.从8世纪开始,阿拉伯人不断向西方进攻,控制了地中海西部地区,拜占庭则掌控着地中海东部和意大利的西部。拜占庭与阿拉伯两大文明体系分别掌控东、西地中海地区,限定了西方文明的发展空间。这一时期拜占庭与阿拉伯的势力分布( ) A.导致地中海贸易的彻底中断 B.为中世纪欧洲社会转型创造条件 C.阻碍了东西方科技文化交流 D.加强了基督教世界内部团结 6.日耳曼人统治西欧之后,创造了基督教的神学观,古希腊、罗马文化被视为“异教”予以抛弃。在公元8—10世纪的百余年中,阿拉伯世界出现了一场有组织的翻译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的运动,大量相关典籍以阿拉伯语的形式保存下来。据此可知,阿拉伯翻译运动( ) A.表明东西方文化具有同源性特征 B.促成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融合 C.加速了对被征服地区文化的吸收 D.有利于存续欧洲古典文明的成果 7.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兴起,真正意义上的古代印度洋贸易开始形成,中国人、印度人、东非人、伊朗人、阿拉伯人都积极从事各种香料、奇珍异兽等商品贸易,获价甚厚。据此可知( ) A.印度洋贸易占据世界贸易的主导 B.殖民扩张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C.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交流的中心 D.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 8.阿拉伯帝国建立后,波斯贵族、精英阶层和一些百姓倾向于改奉伊斯兰教,改用阿拉伯人的姓名。但几个世纪以来,波斯帝国区域内的大多数居民仍是非穆斯林。这缘于( ) A.阿拉伯帝国宽容的宗教政策 B.帝国战争促使文化出现交融 C.伊朗高原民族迁徙相对较少 D.波斯拥有深厚传统文化根基 9.有学者认为,它是“传承伊斯兰文明的历史载体,继承了哈里发时代的宗教政治传统,实行君主至上和教俗合一的政治体制,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力错综交织……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历经600余年的沧桑,可谓亚非欧大陆中央地带最后的封建国”。它是( ) A.拜占庭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德里苏丹国 10.下图是中世纪后期印度重要城镇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 ) A.印度城镇分布基本均衡 B.印度城镇工商业发达 C.印度大河文明特征显著 D.印度城镇自治程度高 11.高尔基称它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表现了东方各民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