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信息技术浙教版教学设计 课题 个人数据安全宣传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理解个人数据的概念、类型及其重要性2、识别常见的个人数据安全威胁(如计算机病毒、系统漏洞、恶意软件、未经许可的非法使用等)3、掌握保护个人数据安全的基本防护措施(如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身份认证、数据备份与恢复等) 重点 1. 个人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及防护措施;运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特别是在线协同工具)创作个人数据安全宣传作品。 难点 1. 在互联网上安全地分享数字作品,并树立正确的个人数据安全观12;在项目制作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规划、协作与资源遴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一个个人数据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的简短案例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例如,因信息泄露遭遇诈骗、骚扰电话、账号被盗等)教师提问:"视频中发生了什么?""这可能会给当事人带来哪些危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或听说过类似的事情?"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个人数据泄露的严重性引出课题:近年来,个人数据泄露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并提醒他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个人数据安全宣传》,制作一份个人数据安全宣传手册。 倾听老师引入相关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从问题中进行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 一、个人数据与安全防护1、认识个人数据教师提问:"什么是个人数据?"(与已识别或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信息学生思考并回答:"哪些信息属于个人数据?"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和总结(例如:在线作业文档、发布的小视频、借阅记录、电子账单、交易记录等;还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生物特征、住址等)。小结:个人数据范围很广,既包括线上产生的,也包括线下的敏感信息。二、识别安全威胁与探讨防护措施教师提问:"这些个人数据可能存储在什么地方?(网络平台、系统后台、云盘、本地计算机等)""它们可能面临哪些安全威胁?(计算机病毒、系统漏洞、恶意软件、未经许可被非法使用等)"小组讨论:"如何防护个人数据安全?"请各组结合课前知识和生活经验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梳理、补充和提升:技术层面:安装防护软件、使用加密技术、设置防火墙、启用入侵检测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强化身份认证、定期备份重要数据等行为与意识层面:不随意泄露网络身份等隐私信息、谨慎授权、提高警惕防范网络钓鱼、引用第三方数据要征求同意或注明作者等强调:保护个人数据安全需要技术手段和良好习惯相结合。实践探索:制作个人数据安全宣传手册(预计用时:教师介绍制作宣传手册的一般步骤:资源遴选 → 手册制作 → 发布与分享资源遴选与规划教师提供资源包或指导学生如何安全地网上搜寻所需素材小组合作,围绕“个人数据安全防护”主题,用思维导图对宣传手册的内容进行规划(例如:大纲结构:什么是个人数据、泄露的危害、防护措施、案例警示等)组长创建在线协作文档(如腾讯文档幻灯片),将大纲分享给组员手册制作:小组根据规划大纲,选择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创造性地制作宣传手册(推荐使用在线协作工具如腾讯文档、金山文档等,方便协同编辑;形式可以是演示文稿、H5、网页等)教师巡视指导,答疑解惑,并利用任务看板动态公布各小组进度,督促协作教师提供:宣传手册范例、在线协作技巧支持。发布与分享(初步)小组初步完成作品后,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分享。每组派一名代表简要介绍本组的宣传手册其他小组和教师进行点评,提出修改建议小组根据交流的意见修改完善作品强调:在创作和分享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作品进行备份拓展延伸:安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