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历史学领域的文明内涵,是一个综合指标,泛指原始社会之后的漫长历史阶段。文明与原始相对应,意味文明社会较原始社会有巨大的社会进步。 ———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卷网-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文明诞生的标志 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文明”的内涵 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程标准: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重点: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是本课的第一个重点。 难点: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一、早期文明的产生 西亚地区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发端于公元前9000年左右,在那里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麦和小麦,驯养的狗、绵羊和山羊的骨骼以及定居的农业村落遗迹。约公元前4500年,苏美尔人迁移到两河流域南部。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具有灌溉知识,使用金属工具。从此时到约公元前2900年,以城市为中心的聚落逐渐扩大,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该时期的一块石碑上雕刻有一个统治者, 他戴头冠,穿长褶裙,孔武有力。同时期的一枚印章上,有一个人正主持宗教仪式,手刃敌人,表明他拥有宗教和军事权力,在同时期的雕刻中还出现了奉献产品的民众。这些情况表明苏美尔地区国家已经产生,进入了文明时代。 (一)早期文明产生的前提: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劳动生产率: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 社会分工的发展:手工业、交换和贸易、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等 生活方式的变化:定居生活,早期城市 (二)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 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人类进入奴隶社会、文字的出现、城市的兴起等 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自然环境变化 大型动物迁徙 出现食物短缺 随动物迁徙 适应新环境 渔猎采集 (旧石器时代) 继续渔猎采集 例:爱斯基摩人 创造农业生产 定居生活 (房屋、陶罐) 社会分工 (兴修水利) 早期国家逐步诞生 私有制 阶级 制作依据: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一、早期文明的产生 1、最初的文明 ①西亚的两河流域:古代两河 流域文明 约BC3500年 ②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 约BC3500年 ③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约BC3千纪 ⑤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 约BC8世纪 ④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中华文明 约BC2070年 ⑴地理分布:①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温带地区;②多临近大河流域 ⑵总体特点:文明之间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多元特征 原因: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水源充足,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交通条件的限制、地理环境的差异 ⑶社会形态:奴隶制社会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代表 代表文明 形成前提(自然环境) 政治(实行制度) 文化成就等 两河 流域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爱琴海地区 根据预习,完成表格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代文明的多元发展 区 域 代表文明 自然条件 实行制度 文化成就 (西亚)两河流域 苏美尔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干旱少雨;两大河流,形成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君主专制;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位制、空中花园、战车和车轮 (北非)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 干旱少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