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1336

初中数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3.1 认识不等式 教案

日期:2025-10-0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253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初中,数学,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 cover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3.1 认识不等式 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为不等式的初步认识,包括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号的种类及其含义,以及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不等关系的表达,帮助学生从等式的思维过渡到不等式的思维,理解不等式是描述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重要数学工具。 内容解析 不等式是初中数学中代数部分的重要内容,是后续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组及其应用的基础。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用数学符号表达不等关系,初步建立不等式的概念,并学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为后续解不等式和不等式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目标 理解不等式的概念,能识别并写出简单的不等式。 掌握常见不等号的读法与含义,能根据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 能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并判断某个数是否属于该解集。 目标解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初步建立起不等式的数学模型思想,能够将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能在数轴上直观表示其解集。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增强了数形结合的意识,为后续学习不等式解法与应用奠定基础。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从等式到不等式的思维转换困难:学生习惯于等式的对称性,可能对不等号的方向和含义理解不清。 数轴表示不等式解集时端点处理易错:是否包含端点是学生常混淆的点。 实际问题中不等关系的提取与表达:学生可能难以从语言描述中准确提取数量关系并转化为不等式。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问题1 水电站水库的水位 (米)太低或太高都会影响发电,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水位的安全范围? (引导学生思考:不能用等式,要用“不低于” “不超过”等词语) 问题2 公路上限速标志表示车速不得超过80 km/h,若用 表示车速,如何表示 与80的关系? (引出 ) 问题3 太阳表面温度不低于6000℃,设温度为 ,如何表示 与6000的关系? (引出 )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不等关系,初步感知不等式的意义,对应目标1。 (二)合作探究1:构建不等式的概念 教师:观察刚才我们写出的式子:,,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都含有不等号。 教师:对,这些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不等式。你能说出这些不等号的含义吗? 学生:"≤"表示小于或等于,"≥"表示大于或等于。 教师:很好。那么除了这两种,还有哪些常见的不等号? 学生:还有 <(小于)、>(大于)、≠(不等于)。 教师:这些符号统称为不等号。请思考: 是不是不等式?为什么? 学生A:是,因为它表示不相等的关系。 学生B:它也是用不等号连接的。 教师:正确。只要是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都是不等式。那么,你能举出几个生活中不等关系的例子并用不等式表示吗? 学生C:我的身高超过1.6米,用不等式表示就是 。 学生D:电梯限载1000kg,用不等式表示就是 。 教师:非常好!这些例子说明不等式可以很好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不等关系。 追问:不等式和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都是表示数量关系的数学式子,但等式表示相等关系,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 教师:总结得很好。不等式和等式都是数学模型,但它们描述的关系不同。 (三)巩固练习1 用不等式表示: 是负数。 答案: 知识点:负数表示 用不等式表示: 的3倍大于等于10。 答案: 知识点:倍数关系与不等号结合 (四)合作探究2:数轴表示不等式解集 教师:我们已经会用不等式表示数量关系,那么如何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呢?我们可以借助数轴。 问题:如何在数轴上表示 ? 学生:在2的右边画箭头。 教师:包括2吗? 学生:不包括,因为 不包含2。 教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