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2410

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12243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学期,试题,历史,考试,期中
  • cover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商人颠地手指一个精美的彩色瓷瓶嚣张地说:“这就是清朝的形象,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界上的一切,它满身自以为是,但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粉身碎骨。”鸦片战争中清朝“粉身碎骨”的结局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 A. 封建经济落后 B. 军事技术落后 C. 外交政策落后 D. 封建制度腐朽 2. 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讲道:对很多人而言,上海是外国人在中国的首都。有人甚至说:“上海是打开中国的一把钥匙。“西方列强拿到上海这把“打开中国国门的钥匙”是通过(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我不佩服你--额尔金勋爵,你根本没有敌手,没有敌手却建树功勋的英雄,比拼杀中倒下的战败者还耻辱,焚烧一座没有抵抗的园林,践踏一片不会说话的土地,那是小孩子的手都能胜任的,何用军人的膂力。”这首《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致额尔金勋爵》诗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在(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4. 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A. 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 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 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 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5.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这表明他( ) A. 维护平均主义分配方案 B. 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 C. 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D. 停留于中国古代的落后思想 6.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李鸿章采取的策略是( ) A. 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B. 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C. 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 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7. 观察下图,该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8. 有人评论: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呼啸叫号,发鼓击钲,声撼大地。或主张变法自强之议,或吹煽开智之说,或立危词以警国民之心,或故自尊大以鼓舞国民之志,未几而薄海内外,风靡响应。这说明,甲午战争失败 A. 促使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 刺激了洋务运动的展开 C.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 促成抗日统一战线建立 9. 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曾对属下说:“我从军为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最终他在哪一场战役中,用生命践行了自己诺言:( ) A. 平壤战役 B. 黄海海战 C. 辽东半岛战役 D. 威海卫海战 10.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下列“屈辱”与“抗争”有直接联系有 ①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京师大学堂 ③《马关条约》———公车上书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江南制造总局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1.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但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开设西学的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随之兴起的学会,则为广开民智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由此可见,戊戌变法 A. 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 改变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D. 直接导致民主革命的兴起 12. 1900年6月11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2000多人强占火车由天津驶往北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