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2.了解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3.知道声具有能量。 4.知道声可以根据频率进行划分,人发出和可听到的声音在一定频率范围内。 重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难点:“真空铃”实验和声波概念。 【自主学习】 一、声的产生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_____ 。 2.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声是由于物体_____产生的。 二、声的传播 1.声的传播需要_____,真空_____传声。 2.声波必须借助于_____才能传播。凡是能传播声波的物质称为声的_____。 三、声传播的速度 1.声速是表示声传播_____的物理量,大小等于声波_____。 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_____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有关。 四、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 1.人的_____振动,可以发出声音,声波传入人耳中,触动_____,则会产生听觉,使我们听到声音。 2.在物理学中,物体振动的_____与_____之比叫作频率。 3.人的声带,能产生64Hz~1300Hz的声音;人耳能听到_____Hz~_____Hz声。 【合作探究】 利用器材:一根橡皮筋,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你是如何让橡皮筋发声的?_____ 2.你观察发声的橡皮筋时,有什么感觉?_____ 3.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_____ 4.结论: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_叫声源。 5.练习:说出下列现象以什么为声源。 (1)拉胡琴,弦不断地来回振动,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声源是_____; (2)笛子、箫、小号等乐器发出优美动听的乐音,声源是_____; 1.老师讲课声是通过_____传到我们耳朵的。 2.实验: 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另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吗?在一个玻璃缸内盛有水,手拿两块石头在水中撞击,在外面能听到撞击声吗? 结论:_____、_____、_____都能传播声音,它们都是能够传声的介质。 3.实验:如图所示,把一部手机放入抽气盘上的玻璃罩内,用另一部手机对它呼叫,我们可以听到钟罩内手机发出的铃声。然后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 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产生现象的原因是:_____; 你总结出的结论是:_____。 这里用到的方法叫作_____法。 【归纳整理】 【课堂练习】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 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2.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1次敲击声 D.航天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3.自来水工人甲在一根很长的已供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工人乙在水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 ) A.一次敲击声 B.两次敲击声 C.三次敲击声 D.无数次敲击声 4.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课后巩固】 考点1:声源 1.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振动停止后,声音立即消失 B. 一切声源都在振动 C. 高科技的电子发声器发声时不需要振动 D. 只有固体才能发声 2.如图所示,是一个用来演示声音产生的实验装置,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小球的作用是( )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止 B.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使声音的振动时间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