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65595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原卷版+解析版)-【核心素养】同步探究导学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0次 大小:21975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探究,同步,素养,核心,17课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精品学案) 2022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1.立足时空观念,了解西晋的建立、统一及八王之乱的史实;探究西晋迅速灭亡的原因; 2.立足历史解释,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和游牧民族内迁带来的社会变化; 3.立足家国情怀,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主学习任务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设问1:是谁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西晋为何短暂统一? 1.背景 (1) :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 (2)司马氏掌权:①曹魏中期,司马懿打败政治对手,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②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不是被废就是被杀。 2.建立: 年,司马懿的孙子 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 为都,史称 。 3.统一: 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自主学习任务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设问2:西晋建立后统治有何特点?何谓“八王之乱”? 1.八王之乱 (1)背景:①西晋的统治腐朽:西晋建立后,重用世家大族,其中许多人没有治理国家的才干,他们只知道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②宗室诸王势力强大: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后来,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诸王手握重兵,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2)时间: 时 (3)实质:西晋皇族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而进行的一场混战。 (4)影响:①给北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 ②洛阳米价飞涨,人民饱受痛苦。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人口数以十万计,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 。 ③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 的转折点。 2.西晋的灭亡 (1)原因:①八王之乱的影响:八王之乱削弱了西晋的国力,统治者已经无力制止分裂。 ②北方民族南下:内迁各族强烈反抗西晋朝廷的暴政,一些首领乘机起兵。 (2)标志:316年,内迁的 攻陷西晋都城。 自主学习任务三、北方各族的内迁 设问3: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他们遭遇了西晋怎样的统治? 北方各族 (1)生活地点:我国北方广袤无垠的草原上。 (2)生活方式:北方游牧民族大部分在草原上放养马、羊、牛等牲畜,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2.内迁的概况 时间 东汉、魏、晋时期 内迁北方各族及内迁方向 西北的 和 由西向东迁人关中地区。 墓碑草原的 和 由北向南迁到汾河流域一带。 部分迁到辽河流域南部,一部分迁到河套、河西走廊及河湟一带。 结果 西晋时,关中人口有100多万,其中内迁各族占据一半,迁到汾河流域的匈奴人有数万户,比西北部各族人口之和还多。 【快速查答案】 自主学习任务一、魏灭蜀 266 司马炎 洛阳 西晋 .280 自主学习任务二、晋惠帝 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由盛而衰 匈奴人 自主学习任务三、氐人和羌人 匈奴人和羯人 鲜卑人 议一议:西晋的统一的历史意义? 【点拨】 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 ,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社会安定下来,有利于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典例】.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是( ) A.唯利是图,金钱至上 B.政治腐败,豪华奢侈 C.注重门第,鄙视富贵 D.八王之乱,民不聊生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可知,题干反复强调和讥讽的是钱,说明西晋社会道德沦丧,唯利是图,金钱至上,A项正确;政治腐败主要表现是官员贪污现象严重,卖官鬻爵等,与题干信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