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65598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原卷版+解析版)-【核心素养】同步探究导学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5次 大小:19575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探究,同步,素养,核心,19课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精品学案) 2022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通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1.立足时空观念,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通过时间轴梳理朝代更迭顺序,利用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 2.立足历史解释,通过材料研读,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提高史料分析技巧和史料解读能力,培育历史解释素养。 3.立足家国情怀,用江南经济发展的经验为家乡经济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自主学习任务一、淝水之战 设问1:什么是十六国?淝水之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1.背景 (1)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为“ ”。 (2)氐人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一度统一了北方。 (3)383年,前秦君主 出动约90万大军,发动了旨在统一全国的战争。 2.概况 (1)时间: 年 (2)交战双方: vs (3)结果:东晋以少胜多 (4)影响: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乱 3.前秦失败原因:前秦军队战线过长,力量分散;苻坚判断失误,产生畏惧心理;前秦士兵狼狈逃窜,失去战斗力。 自主学习任务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设问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内容有哪些?产生了什么影响? 1.北魏建立:4世纪后期,鲜卑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 。 2.统一北方: 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3.孝文帝改革 (1)背景 ①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内迁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人已无明显区别。 ②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③北魏 即位后,在祖母冯太后的支持下,力排众议,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改革。 (2)主要内容:①迁都洛阳:494年,孝文帝迁都 ,把包括鲜卑在内的北方各族百余万人民迁到中原。 ②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使用汉族制度;官员须讲汉语,禁鲜卑语;以 替代鲜卑服;改鲜卑姓为 ;鼓励鲜卑与汉人联姻;学习汉族礼仪。 自主学习任务三、北朝政权更替 设问3:北朝政权是怎样更替的? 1.北魏分裂:北魏六个军镇兵变的打击,使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部分。东魏后被齐取代,史称北齐。西魏后被周取代,史称 。 2.北周的统治:(1)采取强国措施:为了强国需要,北周统治者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还竭力促成鲜卑人与汉人的交融,国力渐渐强大。 (2)北周灭齐:577年,北周灭掉 ,北方重归统一,为隋朝统一全国打下基础 自主学习任务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设问4:民族交融表现在那些方面?有何意义? 1.表现 2.特点: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 3.结果: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族的 。 4.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快速查答案】 自主学习任务一、十六国 苻坚 383 前秦 东晋 自主学习任务二、北魏 439 孝文帝 洛阳 汉服 汉姓 自主学习任务三、北周 北齐 自主学习任务四、大交融 议一议:北魏孝文帝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 【点拨】 改善和巩固了鲜卑拓跋部与汉人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典例】.如下表格记录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这些措施( ) 迁都洛阳 讲汉话 改姓氏 通婚姻 穿汉服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 C.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答案】A 【详解】由题干表格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