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66369

24.1 测量 同步练习(含答案)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8039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4.1,测量,同步,练习,答案,华东师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1测量 一、填空题 1.某同学的身高为1.6米,某一时刻他在阳光下的影长为1.2米,与他相邻的一棵树的影长为3.6米,则这棵树的高度为米. 2.《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其中一题大意为:如图,有一根直立的竹竿AB,量出它在太阳下的影长尺,同时立一根长尺的小标杆,它的影长尺,则竹竿的长为   尺. 3.《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种测量古井水面以上部分深度的方法. 如图所示, 在井口 处立一根垂直于井口的木杆 , 从木杆的顶端 观察井水水岸 , 视线 与井口的直径 交于点 . 如果测得 米, 米, 米,那么 为   米. 4.如图,小明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DEF测量树的高度AB,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保持水平,并且边DE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纸板的两条直角边DE=40cm,EF=20cm,测得边DF离地面的高度AC=1.5 m,CD=8 m,则树高AB=   m. 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BC=3:5,点E是对角线AC上一动点(不与点A,C重合),将矩形沿过点E的直线MN折叠,使得点A,B的对应点A1,B1分别落在直线AD与BC上,当△A1CE为直角三角形时,AN:DN的值为   . 二、单选题 6.如图1,“矩”在古代指两条边成直角的曲尺,它的两边长分别为,.中国古老的天文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矩”的功能,如“偃矩以望高”的意思就是把“矩”仰立放可测物体的高度如图2,从“矩”的一端望向树顶端的点.使视线通过“矩”的另一端,测得, .若“矩”的边 .,边,则树高为(  ) A. B. C. D. 7.在小孔成像问题中,根据如图所示,若O到AB的距离是18 cm,O到CD的距离是6 cm,则像CD的长是物体AB长的(  ) A.3倍 B. C. D.2倍 8.如图,比例规是伽利略发明的一种画图工具,使用它可以把线段按一定比例伸长或缩短,它是由长度相等的两脚AD和BC交叉构成的.如果把比例规的两脚合上,使螺丝钉固定在刻度3的地方(即同时使OA=3OD,OB=3OC),然后张开两脚,使A、B两个尖端分别在线段l的两个端点上,若CD=4cm,则AB的长是(  ) A.16cm B.12cm C.8cm D.6cm 9.为了估计河的宽度,我们可以在河对岸的岸边选定一个目标记为点A,再在河的这一边选点B和点C,使得AB⊥BC,设BC与AE交于点D,如图所示测得BD=120m,DC=40m,EC=30m,那么这条河的大致宽度是(  ) A.90m B.60m C.100m D.120m 10.如图,测量小玻璃管口径的量具,的长为12cm,被分为60等份.如果小玻璃管口正好对着量具上20等份处(),那么小玻璃管口径是(  ) A.8cm B.10cm C.20cm D.60cm 11.如图,小明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测量树的高度,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保持水平,并且边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纸板的两条直角边,测得边离地面的高度,则树高等于(  ) A. B. C. D.都不对 12.已知小明同学身高1.5米,经太阳光照射,在地面的影长为2米,他此时测得宝塔在同一地面的影长60米,那么塔高为(  ) A.45米 B.60米 C.80米 D.90米 13.如图,小亮同学在晚上由路灯A走向路灯B,当他走到点P时,发现他的身影顶部正好接触路灯B的底部,这时他离路灯A 25米,离路灯B 5米,如果小亮的身高为1.6米,那么路灯高度为 ( ) A.6.4米 B.8米 C.9.6米 D.11.2米 14.如图,某仓库阳光从窗户射入照到地面上,垂直地面的窗户边框在地面上的影长,窗户下檐到地面的距离,那么窗户的高为(  )m. A. B. C. D. 1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E是BC的中点,若AE⊥BD于点F,M是DF的中点,连接CM、AM,则下列正确的结论是(  ) ①FC=CD ②∠DBC=∠FAM ③EF=CM ④矩形ABCD的面积是2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16.如图,一张等腰三角形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