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67914

第28章 锐角三角函数 导学课件(7份打包) 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2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52360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2026,九年级,2024,人教,数学,学年
    (课件网) 第3课时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知识导学 课标要求 课堂讲练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课堂检测 课标要求 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对应锐角.(运算能力、几何直观、模型观念、应用意识) 知识导学 1.填空:        锐角α 锐角三角函数  30° 45° 60° 结合图形记忆 sin α cos α tan α  注:1.特殊角(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特殊角(锐角)的度数.如 sin α= 锐角α=60°. 2.sin 60°≠sin 30°+sin 30°. 1 课堂讲练 知识点 1 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计算 例1 填空: (1)2tan 45°=_____; (2)sin260°=_____; (3)cos 60°tan 30°=_____. 提示:sin260°表示(sin 60°)2,即(sin 60°)·(sin 60°)=sin 60°sin 60°. 2 训练 1.填空: (1) cos 30°=_____; (2)sin 45°tan 60°=_____; (3)cos245°sin 30°=_____. 例2 求下列各式的值: (1) sin 30°+2tan 45°; (2)tan 60°cos 30°-cos245°; (3)cos 60°+ sin 45°-tan 30°sin 60°. 解: 训练 2.求下列各式的值: (1)2sin 30°-tan260°; (2)sin 45°cos 45°+4tan 45°cos 60°; (3) +tan 30°. 知识点 2 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角度 例3 已知∠A是锐角,填空: (1)若cos A= ,则∠A=_____; (2)若2sin A=1,则∠A=_____; (3)若tan (A+15°)= ,则∠A=_____. 60° 30° 15° 训练 3.已知∠α是锐角,填空: (1)若sin α= ,则∠α=_____; (2)若tan α= ,则∠α=_____; (3)若cos2α= ,则∠α=_____; (4)若sin α=cos α,则∠α=_____.  45° 60° 30° 45° 课堂检测 基础过关 1.在△ABC中,∠A=105°,∠B=30°,则cos C的值是(  ) A.1 B. C. D. C 2.(人教九下P66改编)在Rt△ABC中,∠C=90°,AB= BC,则∠A的度数为(  ) A.30°  B.45°  C.60°  D.75° B 3.求下列各式的值: (1)tan245°+sin 60°cos 30°; (2) + tan 30°- . 能力提升 4.在△ABC中,∠A,∠B是锐角,且满足|2sin A-1|+(tan B- )2=0.请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AB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A=30°,∠B=60°.∴∠C=180°-∠A-∠B=90°. ∴△ABC是直角三角形. 思维拓展 5.【数形结合】某数学小组在尝试计算tan 22.5°的值时,采用了以下方法: 如图1,在Rt△ABC中,∠C=90°,∠ABC=45°,延长CB至点D,使得BD=AB,连接AD,得∠D=22.5°.设AC=1,则BC=1, BD=AB= ,所以tan 22.5°= .类比这种方法,计算tan 15°的值.(画出计算所需图形,并写出解答过程) 图1 解:如答图1,在Rt△ACB中,∠C=90°,∠ABC=30°,延长CB至点D,使得BD=AB,连接AD,得∠D=15°. 答图1 设AC=1,则BC=√3,BD=AB=2.(课件网) 第6课时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 衔接回顾 课堂讲练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课堂检测 衔接回顾 1.方向角一般指以观测者的位置为中心,将正北或正南方向作为起始线旋转到目标的方向所成的角.如图1,点A在点O的北偏东30°方向. (1)点B位于点O的_____方向; (2)点C位于点O的_____方向; (3)点D位于点O的_____方向. 图1 南偏西45°(西南) 北偏西60° 南偏东75° 课堂讲练 例1 如图2,海面上A,B两岛分别位于C岛的正北方向和正东方向上,一艘船从C岛出发,以21 n mile/h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2 h到达A岛,此时测得B岛在A岛的南偏东58°方向上,求B,C两岛之间的距离(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sin 58°≈0.8,cos 58°≈0.5,tan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