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6543

第八节 发现身边的数据 教学设计 川教版(2025)信息科技 四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474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节,发现,身边,数据,教学设计,教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川教版(2025)信息科技 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第八节 发现身边的数据 教学目标 认识生活中的各种健康数据,了解其意义和作用;能区分直接获取的数据和需要测量的数据;学会设计结构合理的个人体检表;了解数据收集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体验数据收集的过程;学习制定数据收集方案,培养规划和组织能力;通过设计体检表,培养结构化思维能力 培养健康意识,养成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的习惯;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尊重测量数据;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别身边的健康数据及其意义;设计完整的个人体检表结构 教学难点:理解数据规范化记录的重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数据收集方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健康测量工具图片)、体检表示例(电子版和纸质版)、健康测量工具(视力表、身高尺、体重秤等)、小组讨论记录表、学习任务单(包含空白体检表模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活动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5分钟) 1. 展示对话:呈现课本P58毛毛和欢欢的对话:"我看黑板的时候还老看不清上面的字,是不是近视了啊?" 2. 提出问题:如何确认是否近视?怎样才能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3. 引出课题:通过体检收集健康数据,就能回答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发现身边的数据》。 1. 阅读对话,联系自身经历 2. 思考并讨论:如何了解身体健康状况 3.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困扰出发,引发共鸣,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意义。 二、新知探究 (20分钟) - - - 活动一:健康数据大发现 (10分钟) 1. 组织讨论: - 有哪些体检工具?能获取什么数据? - 哪些数据不需要测量就能获得? - 如何准确记录这些数据? 2. 分类整理:引导学生将数据分为两类: - 直接获取数据:姓名、性别、年龄等 - 测量获取数据:身高、体重、视力等 3. 展示工具:实物展示或图片展示各种健康测量工具 1. 小组讨论,列举知道的体检工具和数据 2. 学习数据分类方法 3. 认识各种测量工具及其用途 4. 分享讨论结果 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分类整理帮助建立数据意识,为后续设计体检表做准备。 活动二:设计体检表 (10分钟) 1. 引导设计:指导学生设计电子体检表结构: - 个人信息区:姓名、性别、学号等 - 身体数据区:身高、体重等 - 视力数据区:左眼视力、右眼视力等 2. 强调规范:提醒注意数据单位的统一和记录格式的规范 3. 提供模板:分发空白体检表模板,指导填写 1. 小组合作设计体检表结构 2. 确定需要记录的数据项目 3. 讨论数据记录格式和单位 4. 完成体检表初步设计 培养学生结构化思维能力,体验数据收集前的规划过程,理解数据规范化的重要性。 三、实践规划 (10分钟) 1. 提出问题: - 在教室里如何安排测量区域? - 需要哪些人员分工? - 如果对测量结果有争议怎么办? 2. 引导规划:指导学生制定测量方案: - 测量流程规划 - 人员分工(测量员、记录员等) - 争议解决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 安全提示:强调测量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1. 小组讨论测量方案 2. 制定人员分工计划 3. 设计测量流程 4. 确定争议解决机制 5. 分享各组的方案 培养学生项目规划和组织能力,学习科学严谨的测量方法,为下节课的实际测量做好准备。 四、交流分享 (5分钟) 1. 组织展示:邀请2-3个小组展示设计的体检表和测量方案 2. 引导互评:其他小组提出改进建议 3. 总结优化:引导汇总最佳方案,形成班级统一的体检标准和记录格式 1. 小组代表展示设计方案 2. 参与互评,提出建议 3. 学习其他组的优点,优化自己的方案 通过交流分享,拓宽思路,完善方案,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课堂小结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