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6557

第十一节 分析有用的数据 教学设计 川教版(2025)信息科技 四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474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十,一节,分析,用的,数据,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川教版(2025)信息科技 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第十一节 分析有用的数据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图表类型(条形图、折线图、饼图)及其适用场景;掌握制作条形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根据数据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能够对图表进行基本的美化和修饰 2.通过对比表格和图表,体会数据可视化的优势;通过动手制作图表,培养数据呈现和表达能力;通过分析图表,培养从视觉信息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3.感受数据可视化在信息传达中的美感和效率;培养用数据说话的科学态度和证据意识;在图表制作中体验创造美的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条形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图表类型的选择原则 教学难点:根据数据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对图表进行有效的美化和修饰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图表类型示例)、上节课处理好的班级体检数据表、图表制作步骤示意图、学生用计算机、学习任务单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活动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5分钟) 1. 展示对比:出示课本P71表格和图表,提问:"哪种方式更能一眼看出哪个身高段人最多?" 2. 引导发现:图表有什么优势? 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用图表让数据说话,让分析更有趣。 1. 观察对比,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2. 讨论图表的优势:直观、易懂、美观 3.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通过直观对比,让学生切身感受数据可视化的优势,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知探究 (20分钟) - - - 活动一:认识图表类型 (10分钟) 1. 介绍常见图表: - 条形图:比较数量多少(如各身高段人数) - 折线图:看变化趋势(如身高随时间变化) - 饼图:看各部分占比(如班级男女比例) 2. 举例说明:用生活实例说明每种图表的适用场景 3. 选择练习:给出几个数据分析需求,让学生选择合适图表类型 1. 认识各种图表类型和特点 2. 理解不同图表的适用场景 3. 练习根据需求选择图表类型 4. 分享选择理由 帮助学生建立图表类型的基本认知,理解"合适的就是最好的"选择原则。 活动二:制作条形图 (10分钟) 1. 演示制作:分步演示制作条形图: - 选择数据区域 - 插入条形图 - 调整图表大小和位置 2. 强调要点:数据选择要准确,包括标题行 3. 指导实践:让学生制作班级身高分布条形图 1. 观看演示,学习制作步骤 2. 动手操作:制作身高分布条形图 3. 遇到问题及时求助 4. 完成基本图表制作 通过分步演示和即时实践,让学生掌握图表制作的基本技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实践提升 (12分钟) - - - 活动一:美化图表 (7分钟) 1. 演示美化:演示图表美化方法: - 修改图表标题 - 添加坐标轴标题 - 调整颜色和样式 - 添加数据标签 2. 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美化图表 3. 审美指导:提供美化建议,避免过于花哨 1. 学习美化方法和技巧 2. 动手美化自己的图表 3. 尝试不同的颜色和样式搭配 4. 欣赏彼此的作品 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让图表既准确又美观,提升信息传达效果。 活动二:分析图表 (5分钟) 1. 引导分析:提问:"从你的图表中能发现什么?" 2. 示范表述:教学生用数据说话:"从图表可以看出..." 3. 组织分享:邀请学生分享图表和分析结果 1. 观察自己的图表,发现规律 2. 练习用数据语言表述发现 3. 分享分析结果和交流心得 培养数据解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完成从数据到信息的转化。 四、单元总结 (3分钟) 1. 回顾流程: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完整的数据处理流程:收集→整理→处理→分析→可视化 2. 强调价值: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改善生活 3. 布置项目:完成个人健康报告(课本P79) 1. 回顾整个单元的学习历程 2. 总结数据处理各环节的技能 3. 理解数据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对整个单元进行梳理和升华,形成完整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