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认识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核心概念:计划经济、宏观调控、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键问题: (1)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2)认识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要概念】 1.宏观调控:国家对国民经济宏观运行的调节与控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综合运用计划、价格、金融、财政手段,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条件下,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垄断资本主义:亦称“帝国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在生产和资本加速集中的过程中,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3.电子商务: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商业行为均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战 前 概况 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结果 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 期间 及之 后 社会 主义 国家 背景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概况 ①1922年苏联成立,并继续实施新经济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 ②斯大林逐渐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使苏联工业总产值于1937年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资本 主义 国家 概况 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犹存 结果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影响 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受重创 ②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危机 ③德国、意大利、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续 表 二战 后 资本 主义 国家 成就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②现代科技进步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提高了生产效率 局限 未解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时有发生 社会 主义 国家 苏联、 东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指令性计划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突出,随后的改革陷入困境。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经济面临挑战 中国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曲折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②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飞速 发展 新兴 独立 国家 方式 ①目标:实现经济独立、工业化 ②手段:发展国有经济与制订经济计划 成就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一些国家的经济实现高速发展 展望 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加上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 21 世纪 以来 概况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中国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图解历史] 世界市场的形成 [教材史料导读] 1.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史料阅读”的内容,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提示] 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发挥基础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2.阅读教材第一子目《1978—2018年中国经济数据表》,提取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提示] 表格中各项经济指标均呈现上升趋势,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说明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国际 贸易 体系 建立 背景 ①由于战争与经济危机,各国通过贸易封锁与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 ②国际贸易总量增速放缓,落后于生产的增长速度;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