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第四单元后)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1.(2025·辽宁抚顺开学考试)宋真宗时期,有大臣奏请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防地方势力坐大。但也有大臣认为此举会加重百姓负担,引发社会动荡。真宗权衡之后,采取了一些较为温和的措施。这反映了宋朝( ) A.中央与地方矛盾突出 B.政治决策注重维稳 C.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 D.官员敢于直言进谏 2.(2025·广东湛江期末)史书记载,金熙宗以后诸帝都接受过系统的儒学教育,他们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用女真文翻译儒家著作,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也无不以儒家经典为核心内容。这( ) A.丰富了女真的游牧生活 B.加快了全盘封建化改革进程 C.加剧了宋金之间的矛盾 D.促进了金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3.(2025·湖南娄底阶段练习)北宋土地买卖盛行,土地私有权通过买卖经常转换。某些富豪之家由于子弟不肖放荡,鬻卖田产而破落中衰,而许多自耕农节衣缩食不断买田置地。这一现象( ) A.使均田制度遭到破坏 B.促使贱民阶层消失 C.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D.导致租佃关系减弱 4.(2025·湖南衡阳期中)明朝内阁无对外使用的印信。至成化时,内阁与“诸司文移,虽事关机务,亦止称翰林院(印)”。即使是在阁权鼎盛的嘉靖、万历时期,也不例外。这一现象( ) A.反映出制度设计的缺陷 B.说明内阁掌握机密事务 C.适应了皇权控制的需求 D.体现了阁权缺乏稳定性 5.(2025·甘肃白银期末)15世纪前期,郑和船队在其所到之处宣扬明朝国威,邀请各国前往中国朝贡,并就地进行交易,用所载货物换取当地特产,所带军队也主要用于自卫。可见,郑和下西洋( ) A.秉持和平外交的理念 B.旨在拓展海外的贸易 C.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 D.深受世界各国的欢迎 6.(2025·北京顺义期末)下图是某班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所画的时间轴,整体观察时间轴的历史事件,它可以反映( ) A.明朝统一全国 B.明清易代 C.倭寇烧杀抢掠 D.清朝巩固统一 7.(2025·湖南学业考试)清朝入关之初,官员有事报告皇帝,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由于题本办文程序太繁、运转速度迟缓、经办人员过多,使皇帝的政务施行受到很大限制。于是在康熙时形成了( ) A.军机处 B.奏折制度 C.急递铺 D.文书制度 8.(2025·山西运城阶段练习)清朝在治边政策上,一方面,保持边疆民族的基本利益、分布格局和风俗习惯,另一方面,任命清廷官员负责地方行政。这体现了清朝( ) A.因俗治边的原则 B.民族交融的加深 C.开疆拓土的宏业 D.区域发展的平衡 9.(2025·福建宁德期末)清军平定西域后,乾隆帝下诏纂辑《钦定皇舆西域图志》,详载边疆地区情况。此外,康雍乾三朝多次纂修《大清一统志》,增载疆域变化。这反映了清朝( ) A.民族政策灵活多变 B.国家版图意识增强 C.地图测绘技术提升 D.边疆隐患得以根除 10.(2025·福建厦门期末)1761年,乾隆皇帝告诫:“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清政府允准洋船停泊之处为( ) A.广州 B.福州 C.宁波 D.上海 11.(2025·辽宁丹东期末)清朝中期,东三省、山东省的大豆、豆饼的接受地为长江三角洲地带,进而以宁波为中转地向浙江省南部及福建省进行再输出,而福建商人又将山东省、奉天省运来的大豆转运其他地区进行销售。由此可知,清代的大豆销售主要得益于( ) ①长途贸易的发展 ②海外贸易的繁荣 ③商人群体的推动 ④美洲白银的流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2.(2025·吉林松原阶段练习)顾炎武指出“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今之君人……从而疑之,事事而制之”,黄宗羲理想化地提出了与西洋制度相似的政治构想,提倡“众治”代替“独治”。这些观点( ) A.推动经世致用思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