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操》第8课时教案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8课时 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上册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8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队列队形教学的综合内容,重点学习“齐步走与跑步走的互换”技术,即“齐步走变跑步走”和“跑步走变齐步走”的双向衔接。通过“军事训练场景切换”情境,将“齐步与跑步互换”与“行进节奏变化”的军事需求结合,是从“慢节奏行进”到“快节奏行进”的双向转换技能。教材通过对比两种动作的节奏差异,强调“口令转换”“步频调整”“身体适应”等细节,帮助学生建立“节奏变化”的身体感知,为后续复杂队形行进和战术演练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节奏控制能力和快速适应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掌握齐步走、跑步走及“跑步走变立定”,但“齐步变跑步”时易“节奏突变”,“跑步变齐步”时易“减速过慢”。该年龄段学生对“节奏转换”的感知依赖听觉和身体记忆,需通过“口令强化”“节奏对比”和“游戏体验”突破难点。教学中应重点关注“步频与口令的匹配”“身体姿态的调整”“衔接时机的把控”三个细节,通过“慢动作对比”和“节奏图谱”帮助学生建立“齐步-跑步”的流畅转换概念。 课时教学目标 运动能力 1. 能说出“齐步变跑步”和“跑步变齐步”的动作名称,在教师示范下模仿“口令转换-步频调整-身体适应”的衔接过程 2. 能在教师口令指挥下,以“1-2-1,跑!”(齐变跑)和“1-2-1-2,齐步!”(跑变齐)节奏完成双向衔接,步频误差≤10步/分 3. 能在10人小组中保持双向衔接后的队列直线性,步幅一致、间距1米,无“抢前”“掉队”或“节奏混乱” 健康行为 1. 了解“节奏转换”在行进中的作用,愿意在练习中主动调整呼吸与步频 2. 学会在节奏变化时保持身体平衡,避免因“转换过急”导致动作变形 3. 通过“军事场景切换”情境,体验“快速适应”带来的身体活力与战术思维 体育品德 1. 在练习中表现出专注倾听、快速反应的态度,主动配合口令节奏转换 2. 学会在双向衔接中关注同伴节奏,保持队列同步,培养“集体行动”意识 3. 通过“战术演练”游戏,体验“节奏变化”带来的团队协作与灵活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双向衔接要领: (1)“齐变跑”: 口令“1-2-1,跑!”,“1-2”为齐步步频(116-122步/分),“跑!”时步频提升至170-180步/分,摆臂从“自然”转为“紧凑” (2)“跑变齐”: 口令“1-2-1-2,齐步!”,“1-2-1-2”为跑步步频,“齐步!”时步频降至116-122步/分,摆臂从“紧凑”转为“自然”,步幅从35-40厘米降至30-35厘米 (3)节奏控制: 转换时“口令清晰、步频渐变”,避免“突然加速/减速”,上体保持正直,重心稳定 2. 队列同步:双向衔接后队列前后对齐、左右间距一致,无“斜线”或“拥挤” 难点 1. 步频与口令的匹配:“齐变跑”时“1-2-1”到“1-2-1-2”的步频突变,需通过“节奏卡”和“数步练习”强化 2. 身体姿态的调整:“齐步摆臂”到“跑步摆臂”的自然过渡,避免“摆臂僵硬”或“上体晃动” 3. 衔接时机的把控:“口令发出→步频变化→身体适应”的连贯衔接,需通过“慢动作分解”和“游戏强化”突破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对比示范法、节奏训练法、游戏竞赛法、分解练习法 教具准备 “节奏卡”(4张,分别写“齐步”“跑步”“齐变跑”“跑变齐”)、小鼓1个、秒表2块、地面标记线(粉笔画,用于步频和步幅标记)、体操垫(每人1块)、小沙包(每人1个)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复习,导入新课 【5分钟】 一、“军事场景切换”情境复习 (1)、队列复习 1. 教师提问:"小解放军们,我们已经学会了'齐步走'和'跑步走',如果现在要从'正常行进'切换到'快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