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字与数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数字”和“数据”的基本概念。 能区分生活中的数字和数据。 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取数据并理解其表达的信息。 2.通过观察、分析运动数据图,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填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据信息的兴趣,认识到数据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据意识和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区分数字与数据,理解数据的实际意义。 难点:从复杂图像中提取有效数据并解释其含义。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活动表格、小组讨论记录纸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运动会得分表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你们在运动会上看到过哪些数字?” “这些数字只是数字吗?它们有没有实际意义?” 引出课题:数字与数据。 新知讲解(10分钟) 讲解数字与数据的区别: 数字:表示数量的符号,如0、1、2、3… 数据:带有实际意义的数字或信息,如“7千米”“439.8千卡”。 以“4+3=7”为例,说明数字与数据的不同解释方式。 数据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信息,包括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而数字是一种用来表示这些信息的有效方式。数字可以是数据的一种,但不能用数字来指代数据。 案例分析(15分钟) 展示图片1-1-1,引导学生分析运动数据图。 分组填写表1-1-1信息分析表,找出图中的数字和数据,并解释其含义。 示例: 序号 数字 数据 数据表达的信息 1 7.00 7.00 千米 跑了7千米的路程 2 00:49:34 时长 总共跑了49分34秒 3 177 平均步频 每分钟步数为177步 4 439.8 消耗千卡 消耗了439.8千卡热量 展示图片1-1-2,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配速稳定性得分86分”表示什么? “步频配速比167/4'59”又表示什么? 这些数据对运动员有什么帮助?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 小组内讨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数字?哪些是数据? 数据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 数字是符号,数据是带有意义的信息。 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象、做出决策。 布置课后任务:记录一天中遇到的三个数据,并说明其含义。 五、板书设计 数字与数据 数字:表示数量的符号(如 7、86、177) 数据:带有实际意义的数字(如 7千米、86分) 区别:数字是符号,数据是信息 联系:数据中常包含数字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运动数据图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取信息,贴近学生实际,易于理解。 小组讨论环节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课堂互动性。 后续可引入更多真实数据案例,如天气数据、健康数据等,深化学生对数据的认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