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1634

2.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7910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公式,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北师大,数学
  • cover
2.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2课时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面积问题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核心知识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几何实际问题(以面积问题为主);利用“割补法”“图形平移(面积不变)”性质建立方程模型;根据实际意义检验方程解的合理性;公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结合根的判别式判断解的有效性)。 2.内容解析 本课时是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延伸,核心逻辑为“实际几何问题→数学抽象(面积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并检验”。从知识价值看,既巩固公式法、根的判别式等旧知,又强化“模型思想”,是连接代数计算与几何应用的关键。教学重点是利用面积法建立方程模型,通过“图形平移”简化列方程过程;需引导学生理解“解的合理性检验”的必要性(如边长、宽度不能为负或超出原图形尺寸),确保表述简洁,聚焦“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的核心环节。 1.教学目标 1. 经历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模型思想,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2. 掌握面积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重点); 3. 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难点)。 2.目标解析 1. 目标1达成标准:学生能独立描述矩形荒地建花园、温室种植区域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如“花园面积=荒地面积的一半”),并尝试用文字表述等量关系; 2. 目标2达成标准:学生能针对面积相关问题,通过“割补”或“平移”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如4个扇形转化为1个圆、纵横小路平移后形成新矩形),并根据面积公式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如); 3. 目标3达成标准:学生能用公式法求解所列方程,且能主动检验解的实际意义(如舍去“小路宽12m”“温室宽-10m”等不符合实际的解),并准确解释舍去理由。 1. 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已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列方程解应用题步骤)、多项式乘法运算,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根的判别式(),具备“从实际问题找等量关系”的初步经验; 2. 学习难易点: - 易点:概念归纳(如识别面积问题的等量关系)、公式法求解方程(旧知迁移),学生可通过旧知快速掌握方程求解步骤; - 难点:列方程建模(尤其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的过程,如“4个扇形面积=1个圆面积”“小路平移后新矩形的边长表示”),以及解的合理性检验(易忽略实际场景中长度、宽度的取值范围); 3. 教学难点突破:需通过直观图形演示(如平移小路、拼接扇形),引导学生理解图形转化的依据,再通过阶梯式问题拆解“列方程”步骤,降低建模难度。 1.复习回顾 1.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公式法.当 ≥0 时,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是 . 2.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的判别式是 ,通常用希腊字母"Δ"来表示。 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根的判别式 的关系: 当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 时,方程无实数根. 2.情景引入 呈现生活情境:某小区规划在一个长30m、宽20m的长方形土地上修建三条等宽的通道,使其中两条与AB平行,另外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种花草,要使每一块花草的面积都为78m2,那么通道宽应该设计为多少?设通道宽为xm,则由题意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 同时展示荒地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要确定关键尺寸,需要先找到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实际问题需转化为数学问题解决”,明确本节课“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几何面积问题”的学习方向,实现旧知(面积公式、方程应用)与新知的衔接。 探究点1 四周小路宽度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