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5 有理数的乘除 第 1 章 有理数 第2 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在小学我们学习了三条与乘法相关的运算律即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ab=ba (ab)c=a(bc) a(b+c)=ab+ac 问题1 引入负数后,三种运算律是否还成立呢? 新知探究 1.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任选三个有理数(至少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它们的运算结果:(□×○)×◇和□×(○×◇).有什么发现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情景导入 通过计算发现:(□×○)×◇=□×(○×◇),说明乘法的结合律不但在正有理数中适用,而且在整个有理数范围内都适用,类似地,乘法的交换律、乘法分配律在整个有理数范围内也都适用. ( + - )×(-12); 例1 计算: 1 2 1 6 1 4 解法1: ( + - )×(-12) 3 12 2 12 6 12 原式= 1 12 =- ×(-12) =1 解法2: 原式= =(- 3) +( -2)-(- 6) = 1 用分配律更简单 课本例题 1. 在计算(-0.125)×15×(-8)× =[(-0.125)×(- 8)]× 的过程中,运用的运算律是 . 乘法交换 律和乘法结合律 练一练 2. 在算式变形1.25× ×(-8)=1.25×(-8)× 中,运用了( C ) A. 分配律 B. 乘法交换律和分配律 C. 乘法交换律 D. 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 C 练一练 3. [2024·桐城中学月考]计算71 ×(-8)最简单的方法是 ( C ) C 练一练 4. 用分配律计算(-3)×( 4- +1)的过程正确的是( A ) A 【解析】利用分配律解题时最容易出现的两种错误是漏乘和符号错误. 练一练 问题 观察下列各式,它们的积是正还是负? (1)(-1)×2×3×4 (2)(-1)×(-2)×3×4 (3)(-1)×(-2)×(-3)×4 (4)(-1)×(-2)×(-3)×(-4) (5)(-1)×(-2)×(-3)×(-4)×0 负 正 负 正 零 思考 多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是多少?因数都不为0时,积的符号和负因数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2.几个有理数相乘 新知探究 2.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负因数的个数是 偶数个时,积为负;负因数的个数是 奇数时,积为正. 【归纳总结】1.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为 0 . 偶数个 奇数个 0 概念归纳 5. 下列算式中,积为负数的是( D ) A. 0×(-3) B. 2×(-3)×4×(-5) C. (-3)×(-5) D. (-2)×(-3)×4×(-5) D 练一练 6. 四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是负号,则这四个有理数中, 正数有 ( A ) A. 1个或3个 B. 1个或2个 C. 2个或4个 D. 3个或4个 【解析】 多个数相乘,结果的正负取决于负数的个数,简记为 奇负偶正. A 练一练 7. [2024·山西实验中学模拟]若有理数 a , b , c 在数轴上对 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必有( B ) A. abc >0 B. a ( b - c )>0 C. ( a + b ) c >0 D. ( a - c ) b >0 【解析】 由数轴可得 a , b , c , b - c , a + b , a - c 的符 号,再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得答案. B 练一练 例 2 计算: 解:(1)原式 (2)原式 先确定积的符号 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8. 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D ) A. (-2)×(-3)=6 C. (-5)×(-2)×(-4)=-40 D. 0×(-2)×(-4)=8 【解析】 0乘任何数都等于0,故D错. D 练一练 9. 计算 × × 的结果为( D ) 【解析】 先判断符号,再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进行乘法计算. D 练一练 易错点 几个有理数相乘时忽视符号法则而致错 10. 计算:(-12.5)× ×(-4). 【解】(-12.5)× ×(-4) =-12.5× ×4 =- . 返回 1.确定下列积的符号 (1)(-5)×4×(-1)×3 (2)(-4)×6×(-7)×(-3) (3)(-1)×(-1)×(-1) (4)(-2)×(-2)×(-2)×(-2) 正 负 负 正 2. 计算: 2. 计算: 现有以下四个结论:①若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相除的商等于-1;②任何一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