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7398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 1.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894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一定
  • cover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教学设计 课题 1.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2.经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 3.通过学习直角三角形判定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增加对勾股数的直观体验,培养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建立数学模型.体验生活中数学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和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通过边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会辨析哪些问题应用哪个结论。 教学难点 1.利用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判定直角三角形.应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勾股数的识别及数感的培养。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1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直角三角形中,三边长度之间满足什么样的关系?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否就是直角三角形呢? 通过复习和设置疑问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探究新知 1.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探究 下面的每组数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 ①3,4,5; ②5,12,13; ③8,15,17; ④7,24,25. 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组数都满足a2+b2=c2吗? (2)分别以每组数为三边长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吗? 实验结果: ① 3,4,5满足a2+b2=c2,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 ② 5,12,13满足a2+b2=c2,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 ③ 8,15,17满足a2+b2=c2 ,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 ④ 7,24,25满足a2+b2=c2,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 思考 从上述问题中,你能发现什么结论吗?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同学认为测量结果可能有误差,不同意这个发现.你觉得这个发现正确吗 你能给出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理由吗 探究 已知:如图,△ABC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作一个直角∠MC1N,在C1M上截取C1B1=a=CB,在C1N上截取C1A1=b=CA,连接A1B1。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证明:在Rt△A1C1B1中,由勾股定理, 得A1B12=a2+b2=AB2 。 所以A1B1=AB , 所以△ABC≌△A1B1C1。(SSS) 所以∠C=∠C1=90°,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2.勾股数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见勾股数: 3,4,5;5,12,13;6,8,10;7,24,25;8,15,17;9,40,41;10,24,26等等。 (链接例1) 3.直角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 (链接例2) 1.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 +b =c ,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一结论;在活动中领悟出数学结论的发现总是要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同时遵循“特殊→一般→特殊”的发展规 律。 2.让学生明确,仅仅基于测量结果得到的结论未必可靠,需要进一步通过说理等方式使学生确信结论的可靠性,同时明晰结论。 典例精析 【例1】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 A ) A.6,8,10 B.7,8,9 C.0.3,0.4,0.5 D.52,122,132 【方法总结】根据勾股数的定义,勾股数必须为正整数,先排除小数,再计算最长边的平方是否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和即可。 【例2(教材P10例题)】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1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和∠DB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这个零件各边的尺寸如图2所示,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 【解】在△ABD中, AB2+AD2=9+16=25=BD2, 所以△ABD 是直角三角形,∠A是直角。 在△BCD中, BD2+BC2=25+144=169=CD2, 所以△BCD 是直角三角形, ∠DBC是直角。 因此,这个零件符合要求。 通过练习,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