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8956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09 第二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历史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0572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社会,制度,国家,选必,历史
    主题一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从早期的世官制发展到隋唐的科举制,官员考核从战国到明清随着时代发展,日趋走向完善。 [深度思考] 1.选官制度 (1)荐举制的实施_____ _____。 (2)察举制、九品中正制_____。 (3)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_____。 2.考核制度 (1)从战国到明清,_____ _____。 (2)战国以来,对官员的考核已经初具规模,秦汉以后各朝代则不断加以完善,逐渐形成有规定期限,有指定的具体内容,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层次分明,各有分工,自上而下较为完善的官吏考核制度。 主题二 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不同 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不同,可从指导原则、管理体制、职位划分、录用标准、服务宗旨等方面进行对比。 [深度思考] 指导原则 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建立公务员制度就是要为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制度保证;_____ 管理体制 _____;而西方文官制度对公务员的管理强调“与党派脱钩”,公务员职务晋升不受政党干预 职位划分 _____;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强调政务官的政治化和事务官的职业化,相互之间不能转任 录用标准 _____;而西方文官制度在用人标准上,有的强调“专才”,有的强调“通才”,都把业务知识和能力作为用人的主要条件 服务宗旨 _____;而西方国家的文官则是一个单独的利益集团,他们同政府的关系是雇员同雇主的关系 1/1主题一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从早期的世官制发展到隋唐的科举制,官员考核从战国到明清随着时代发展,日趋走向完善。 [深度思考] 1.选官制度 (1)荐举制的实施使得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逐渐转向官僚政治,削弱了血缘关系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2)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适应了儒家思想的发展,获得了士阶层的支持。 (3)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统治阶级的力量,使得国家统治日趋合理化。 2.考核制度 (1)从战国到明清,官吏考核重点由“任贤使能”逐步转向加强对官吏的控制,这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一致的。 (2)战国以来,对官员的考核已经初具规模,秦汉以后各朝代则不断加以完善,逐渐形成有规定期限,有指定的具体内容,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层次分明,各有分工,自上而下较为完善的官吏考核制度。 主题二 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不同 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不同,可从指导原则、管理体制、职位划分、录用标准、服务宗旨等方面进行对比。 [深度思考] 指导原则 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建立公务员制度就是要为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制度保证;而西方文官制度则标榜“政治中立”,要求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活动,不得带有政治倾向 管理体制 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党对人事工作的领导;而西方文官制度对公务员的管理强调“与党派脱钩”,公务员职务晋升不受政党干预 职位划分 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搞多党轮流执政;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强调政务官的政治化和事务官的职业化,相互之间不能转任 录用标准 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而西方文官制度在用人标准上,有的强调“专才”,有的强调“通才”,都把业务知识和能力作为用人的主要条件 服务宗旨 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奖惩、晋升等都要考察其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西方国家的文官则是一个单独的利益集团,他们同政府的关系是雇员同雇主的关系  (第一~二单元) 总分:100分(选择题共16个,每小题3分;17题14分,18题13分,19题12分,20题13分) 一、选择题 1.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以商鞅变法时期的度量衡制为标准(如表所示),颁行全国。这一举措(  ) 度 量 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