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9879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三章 章末综合提升 课件--2026版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必修1

日期:2025-09-21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55898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提升,必修,版选,北师大,数学,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章末综合提升 巩固层·知识整合 提升层·题型探究 类型1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与平行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垂直关系的方法 (1)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只需证明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共线向量即可. (2)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①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②证明可在平面内找到一个向量与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共线向量;③利用共面向量定理,即证明可在平面内找到两个不共线向量来线性表示直线的方向向量. (3)证明面面平行的方法:①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即是共线向量);②转化为线面平行、线线平行问题. (4)证明两条直线垂直,只需证明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 (5)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①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②转化为线线垂直问题. (6)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①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②转化为线面垂直、线线垂直问题. 【例1】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PD=DC,E是PC的中点,作EF⊥PB于点F. (1)证明:PA∥平面EDB; (2)证明:PB⊥平面EFD. [证明] 以D点为坐标原点,分别以所在的方向为x,y,z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如图所示).设DC=a. (1)连接AC,交BD于G,连接EG. 依题意得A(a,0,0),P(0,0,a),E, 因为G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 所以点G的坐标为,且=(a,0,-a),=,所以=2,即PA∥EG,而EG 平面EDB且PA 平面EDB, 所以PA∥平面EDB. (2)依题意得B(a,a,0),=(a,a,-a), 又=, 故=0+=0, 所以PB⊥DE. 由已知EF⊥PB, 且EF∩DE=E, 所以PB⊥平面EFD. 类型2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利用空间角可对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作定量分析,利用空间向量可将空间角转化为空间向量的夹角来求解. (1)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找出(或求出)两异面直线a,b的方向向量v1,v2,若θ为a与b的夹角,则有cos θ=,然后求出θ即可. (2)求直线与平面的夹角:找出(或求出)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v和平面的一个法向量n,设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为θ,则有sin θ=.当〈v,n〉为锐角时,θ=-〈v,n〉;当〈v,n〉为钝角时,θ=〈v,n〉-. (3)求二面角:设n1是平面α的法向量,n2是平面β的法向量,θ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则|cos θ|=,θ=〈n1,n2〉或π-〈n1,n2〉,需借助空间几何体进行具体判断. 【例2】 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E,F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BC和CD的中点,求: (1)A1D与EF夹角的大小; (2)A1F与平面B1EB夹角的正弦值; (3)平面CD1B1与平面D1B1B夹角的余弦值. [解] (1)设正方体棱长为1,则=(-1,0,-1),=,∴cos〈〉==,∴A1D与EF的夹角是60°. (2)=(-1,,-1),=(0,1,0), 则cos〈〉==, 又是平面B1EB的一个法向量, ∴A1F与平面B1EB夹角的正弦值为. (3)根据图形易得=(-1,1,1)为平面CD1B1的一个法向量,=(-1,1,0)为平面BB1D1的一个法向量. cos〈〉==. ∵平面CD1B1与平面D1B1B的夹角为锐角, ∴其余弦值为. 类型3 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距离 1.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向量求法 先求直线的方向向量,再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与原来点构成向量,利用公式d=计算. 2.点到平面的距离的向量求法 先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再在平面内任取一点,与原来点构成向量,此向量在法向量上的投影的绝对值,就是点到平面的距离,即d=. 【例3】 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EADM和MDCF都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点P是ED的中点,求点P到平面EFB的距离. [解]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0,0,0),B(a,a,0),E(a,0,a),F(0,a,a),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