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试卷(三)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2025·大连高二上期中)管子认为“仪者,万物之程式也;法度者,万民之仪表也;礼义者,尊卑之仪表也”。荀子认为“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两位思想家有关礼的论述反映出“礼”的实质是 A.协调社会矛盾的万能钥匙 B.普通民众的行为准则 C.存在阶级差别的行为规范 D.上古社会的风俗习惯 2.(2024·武威高二期中)秦朝将“为不善”一词用作法律术语,将“不孝”“不道”“禽兽行”等罪着重惩罚,统治者表彰忠孝、慈爱的个人与家庭,对于“孤寡贫困老弱独转”者加以照顾。这些举措旨在 A.瓦解贵族政治秩序 B.扩大儒家伦理的影响 C.借助人伦巩固统治 D.推动治国思想的转变 3.(2024·岳阳高二期中)“董仲舒据《春秋》经义附会汉朝法律,决断了很多疑难大狱……大体上从轻判决,救活了许多人命。他的判词合集《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流传久远,至东晋时还有人引用它来辩护自己的冤狱。”由此可知,董仲舒的做法 A.消弭了德治与法治之争 B.体现了引儒入法的思想 C.创制了礼法结合的典范 D.杜绝了各类冤案的发生 4.(2025·宜宾普通高中高三诊断)唐穆宗时,张莅欠康宪“钱米”不还,康宪索要,“莅承醉拉宪,气息将绝”。危难时,康宪儿子为救其父,用“木镭击莅之首”致其死亡,司法官认为康宪儿子“能知子道,虽杀人当死,而为父可哀”,故“减死罪一等处分”。该案例可以用来论证唐代 A.司法审判维护纲常伦理 B.注重保护个人私有财产 C.开启了礼法结合的先例 D.社会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5.(2024·江西部分高中高二联考)正德十三年(1518),王阳明颁行《南赣乡约》,宣称“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要求乡民“见善相互劝勉,有恶共同惩戒”“永为善良之民”。王阳明此举 A.意在通过乡约宣讲心学 B.强化了儒学的教化功能 C.促使心学成为官方哲学 D.推动了乡约与法律合流 6.(2024·新余高二期中)1950年,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6月30日)。这三部法律文献 A.借鉴了苏联模式的成功经验 B.彰显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C.巩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 D.从法律上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 7.(2025·深圳高二上期中)如表所示为不同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于政府工作人员的相关规定。这些规定 1954年宪法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1975年宪法 “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各级干部都必须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国家机关都必须实行精简的原则” 1978年宪法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钻研业务,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接受群众监督,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正确地执行国家的政策,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1982年宪法 “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 A.适应了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B.推进了改革开放时期简政放权政策 C.体现了精英政治的国家治理模式 D.保证了公务员选拔制度的长期稳定 8.(2024·安康高二期中)1981年5月,哈尔滨轴承厂举办了首次“五讲四美三热爱”歌咏大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20世纪80年代,中央各部委先后下达文件“要求各级宣传、教育、文化部门,积极支持各群众团体开展文明礼貌活动”。此举 A.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实现了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C.促进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D.掀起了学习道德模范的高潮 9.(2025·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