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0313

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2)———行星、小行星与慧星(pdf版,含答案)--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29525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年级,科学,2024,教版,答案,小行星
    科学 七年级上册 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2)———行星、小行星与慧星 1.太阳系: (1)组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等组成的一个相互联 系的天体系统。在木星和火星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 (2)按与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是离太阳最 近的同体星球,无大气层,布满了环形山,表面情况与月球相似。金星:表面有很厚的大气层,自转方向与其 他行星相反,称“蒙面逆子”。火星:类地行星,与地球相似,但大气层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地球:太阳系中 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被称为类地行星。)木星: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最大的特 征是表面有大红斑。土星:第二大行星,最大的特征是卫星最多、有光环(木星和土星被称为巨行星)。天王 星和海王星由于离太阳很遥远,被称为远日行星。 (3)彗星: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形成的“大冰球”,它常常拖着长尾巴。彗星的主要部分是 彗核、彗发、彗尾。著名的哈雷彗星公转周期是76年。 (4)流星:流星体是太空中一些岩石或尘埃的聚积物。通常来自彗星和小行星。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 落到地球表面叫陨星,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陨石。 2.行星的分类: (1)类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与地球类似)———距太阳近,体积和质量小,平均密度大,表面温度高, 中心有铁核,金属含量较高,卫星数目小。 (2)巨行星:木星和土星———体积和质量很大,其平均密度小,主要由氢、氦、氖等物质构成,卫星数目 多,木星有16颗,土星有20多颗,都有光环。 (3)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最远,表面温度低;密度介于类地行星和巨行星之间;表层 气体以氢和甲烷为主;都有卫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光环。 例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虽然我们相信 宇宙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属于类地行 星的是 ( ) A.火星 B.土星 C.木星 D.天王星 (2)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存在大气,因此必然存在生物 B.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 C.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没有作用 D.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系的行星分类及组成成员,并进一步考查学生对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理 解。(1)按照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周期等特征,把太阳系八大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其中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2)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 球本身的条件有密切关系。 1 23 科学 七年级上册 例2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类地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3)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水星 0.05 0.056 5.46 87.9天 58.6天 金星 0.82 0.856 5.26 224.7天 243天 23时 地球 1.00 1.000 5.52 1年 56分 24时 火星 0.11 0.150 3.96 1.9年 37分 (1)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 ( ) A.质量相近 B.体积接近 C.自转周期相近 D.公转周期最为接近 (2)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B.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一正圆形 C.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解析:(1)读表格,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地球与火星最相近的是自转周期,C对。质量、体积相差近10倍, 公转周期差1倍,差距相对较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