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仿真模拟试卷二(范围:1-3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2024七上·花都期中)《九章算术》中注“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有两数若其意义相反,则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若气温为零上记作,则表示气温为( ) A.零上 B.零下 C.零上 D.零下 【答案】B 【知识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数、负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表示气温为零下; 故答案为:B. 【分析】 根据正负数表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零上为正,则零下为负,判断即可解答. 2.(2024七上·广州期中)我国年月发射的嫦娥六号探测器,标志着我国对月球背面的研究又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已知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千米,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解析】【解答】解: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绝对值大于10的数的科学记数法的规范写法,正确表达出来即可。 3.(2024七上·恩平期中)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 A.和 B.和 C.和 D.和 【答案】B 【知识点】判断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解析】【解答】解:A、,,两数相等,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两数互为相反数,此选项符合题意; C、,,两数相等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两数相等,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题意,根据化简多重符号法则、绝对值性质将各选项化简,然后由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可判断求解. 4.(2024七上·宝安期中)“鸣语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是唐代诗人杜甫作品《雨不绝》中的诗句,意为喧哗的雨已经过去,逐渐变得细微,映着天空摇漾如丝的细雨飘飞.诗中描写雨滴下来形成雨丝,用数学语言解释这一现象为( ) A.点动成线 B.线动成面 C.面动成体 D.面面相交成线 【答案】A 【知识点】点、线、面、体及之间的联系 【解析】【解答】解:雨滴滴下来形成雨丝属于点动成线, 故选:. 【分析】 结合点,线,面,体的定义分析显示情况即可。 5.(2023七上·东莞期中)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同类项的是( ) A.和 B.和 C.和 D.和 【答案】A 【知识点】同类项的概念 【解析】【解答】、和中,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是同类项,故A符合题意; 、和中,字母相同,指数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 、和,字母相同,指数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和字母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逐项进行识别,即可得出答案。 6.(2024七上·龙华期中)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值为24,我们发现第1次输出的结果为12,第2次输出的结果为6,…,则第2024次输出的结果为( ) A.6 B.0 C.24 D.12 【答案】B 【知识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求代数式的值-程序框图 【解析】【解答】解:第1次输出的结果为12,第2次输出的结果为6,第3次输出的结果为3, 第4次输出的结果为0,第5次输出的结果为0,…, 进而归纳得到规律:即从4次开始,输出的结果都为0, 则第2024次输出的结果为0;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了程序流程图与代数式求值,先分别计算出第1次输出的结果为12,第2次输出的结果为6,第3次输出的结果为3,第4次输出的结果为0,第5次输出的结果为0,…,进而归纳得到规律:从4次开始,输出的结果都为0,据此得到答案. 7.(2025七上·光明期末)已知,则的值为( ) A.2020 B.2021 C.2022 D.2023 【答案】B 【知识点】求代数式的值-整体代入求值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故答案为:B 【分析】提公因式化简代数式,再整体代入即可求出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