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2.4 线段的和与差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C点是线段AB的中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AB=a,则CE=a B.若CD=a,则AB=5a C.若CD=a,则DE=2a D.若AB=a,则CD=BE=a 2.如图,点A,B,C 顺次在直线上,M 是线段AC 的中点,N 是线段BC 的中点.若想求出 MN的长度,则只需条件( ). A.AB=12 B.BC=4 C.AM=5 D.CN=2 3.如图,已知 B 是线段AC 上的一点, M 是线段AB 的中点,N 是线段AC 的中点,P 为NA 的中点,Q 为MA的中点,则 MN : PQ 等于( ). A.1 B.2 C.3 D.4 4.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CB上任意一点,则下列表示线段关系的式子不正确的是( ) A.AB=2AC B.AC+CD+DB=AB C.CD=AD-AB D.AD=(CD+AB) 5.如图,已知线段AB的长为,C是线段AB的中点,若N是线段AC的三等分点,则线段BN的长度是( ) A. B. C.或 D.或 6.已知线段,延长线段到点C,使,M为线段的中点.点P在线段上,且到M点的距离为,现有下列判断:①P为线段或线段的中点;②;③或;④;⑤P为线段的四等分点.则正确判断的个数是( ) A.5 B.4 C.3 D.2 7.有公共端点P的两条线段MP,NP组成一条折线M-P-N,若该折线 M-P-N上一点Q把这条折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我们把这个点Q叫作这条折线的“折中点”。已知点D是折线A-C-B的“折中点”,E为线段AC的中点,CD=6,CE=10,则线段BC的长是( ) A.8 B.8或16 C.8或32 D.16或32 8.如图,点B,C,D在线段AE上,已知BD=则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为 ( ) A.42 B.48 C.50 D.56 9.请画图研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其中一点为另外两点形成的线段的中点,若,则为( ) A. B.或 C.或 D.或或 10.如图,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线段,组成一条折线.若该折线上一点把这条折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我们把这个点叫作这条折线的“折中点”.已知点是折线的“折中点”,点为线段的中点,,,则线段的长是( ) A.4 B.20 C.10 D.20或4 二、填空题 11.已知,如图,点M,N分别是线段AB,BC的中点,且,线段,则线段BD的长为 . 12.已知点A、B、C在同一直线上,若AB=10cm,AC=16cm,点M、N分别是线段AB、AC中点,则线段MN的长是 . 13.已知点 在直线 上,且线段 的长度为 ,线段 的长度为 , 、 分别为线段 、 的中点,则线段 的长度为 . 14.如图,在一张零件图纸中,,,,则的长为 . 15.定义:若点 为直线 上的一点,且满足 ,则称点 是线段 的"巧分点".现已知 ,点 是线段 的"巧分点",则 . 三、解答题 16.如图,已知点C为上一点,,,D,E分别为的中点,求的长. 17.如图 1 为某款家用可伸缩晾衣杆,晾衣杆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长度固定的 和 两段以及可伸缩的 段, 最短可缩到比 短 ,最长可伸长到比 短 , . (1)求该款晾衣杆可达到的最大长度和最短长度. (2)如图 2,在 段伸缩的过程中,是否存在 “ ” 的情况?如果存在, 请求出此时 的长; 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8.小敏在元旦期间参加登山活动,她携带了一根登山杖。如图①,这款可伸缩登山杖共有三节,我们把登山杖的三节类似看成三条线段,其中上节EF是固定不动的,长为54 m,它比中节CD长7cm,中节CD又比下节AB长3cm。如图②,在无伸缩的初始状态下,点D,E重合,点B,C也是重合的。 (1)求无伸缩的初始状态下登山杖AF的总长度。 (2)如图③,登山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形调整登山杖的长度,当总长度AF 短为116cm,且C恰为AE 的中点时,求缩进部分BC,DE 长。 19.已知线段AB=m,CD=n,线段CD在直线AB 上运动(点A 在点 B 的左侧,点C在点D的左侧),且 (1)求线段AB,CD的长; (2)若点 M,N 分别为线段A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