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3496

纲要上导言课 史迹寻踪 梦启新章 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203705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纲要,导言,史迹,寻踪,梦启,新章
  • cover
(课件网) 如何理解“这世界上,本没有中国”? 是中国人,创造了中国 史迹寻踪 梦启新章 ———高一年级导言课之核心四问 目 录 贰.何为历史 叁.如何学历史 肆.为何学历史 壹.导言探微 贰.历史追义 叁.学史之道 肆.学史明志 壹.何为导言 何为导言? 《 楚辞·离骚》:“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 传达疏导之言 1. 2. 导引双方意见的话; 3. 为主题、主要部分提供预备性说明或评论的有特色的部分。 中国史 世界史 点 + 线 点+线+面 壹 课本对比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南京条约》的签订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两次鸦片战争 开眼看世界 点:两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 线:19 世纪 40 年代至 60 年代 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面: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和近代 早期中国历史形势。 小组讨论: 高中历史学习的重点与初中有哪些不同? 认识课本 统一多民族国家 建立与巩固 统一多民族国家 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 壮大 认识课本 统一多民族国家 更趋稳定 近代社会和国家转型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 终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开始 认识课本———树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转折 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程思政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认识课本———树枝 学习要求概括 课本内容概括 课时要求 明确目标 认识课本———树叶 引言部分 历史地图 历史地理学 图文结合释解 相的思考 知识提炼把握方向 材料补充 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论述题 高考 史料+问题 补充细碎知识点 何为历史? 你所了解的历史知识来自于哪里? 你认为什么可以被称作是历史? * 课外书籍 * 历史课本 * 历史影视剧 * 长辈讲述 贰 何为“历史”? 安阳殷墟遗址出土 “土方入侵”涂朱卜骨刻辞 贰 何为“历史”? 安阳殷墟遗址出土 “土方入侵”涂朱卜骨刻辞 斧钺 (用于作战的兵器) 斧 “大者称钺,小者称斧。” ———《说文解字》 “汤自把钺以伐昆吾。” ———《史记》 推断:是什么字? 贰 何为“历史”? 国家管理 内外服制 王畿内部 职官系统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赐(周文王)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尚书·牧誓》记载:“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赐(周文王)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尚书·牧誓》记载:“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斧钺的象征的意义:( )。 A.征伐武器 B.礼仪用器 C.部落象征 D.政治礼物 B 历史是过去的事物、现象及其发展的过程。 客观 贰 何为“历史”? 历,过也,传也。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说文解字》 历史包含着过去的记录、研究和评论。 主观 史实 史料 贰 何为“历史”? 秦长城 一、原始记录: “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史记》 二、后续研究: 后世学者广泛研究其军事功能、经济影响、文化意义。 三、历史评论: 秦始皇暴政 OR 中华民族的伟大工程 2024 我们见证的 历史 【史即事 事在人为】 如何学历史?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叁 五大核心素养 核心理论:唯物史观 运用: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分析问题; 呈现:历史纪年时序、时间轴、大事年表、历史地图; 古代开放 闭关锁国 现代开放 古今中外 纵横对比 五大核心素养 核心思维:时空观念 叁 核心方法:史料实证 什么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