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6918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1.1 有理数的加法 预习讲义(含答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1023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2.1.1
  • cover
有理数的运算 2.1.1 有理数的加法 (预习讲义) 学习目标 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正确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通过实例体会有理数加法的分类及法则的合理性。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知识点梳理 一、 有理数加法的引入 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正数和零的加法运算。引入负数之后,数的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那么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呢?例如,向东走3米,再向东走2米,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3)+(+2)= +5。如果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2米,这时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来解决。 二、 有理数加法法则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依据,我们需要分情况掌握: 同号两数相加: 法则: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文字描述: 两个正数相加,结果是正数,并且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两个负数相加,结果是负数,并且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符号表示(以a,b均为正数为例): 如果 a > 0,b > 0,那么 ( + a ) + ( + b ) = + ( a + b ) 如果 a > 0,b > 0,那么 ( - a ) + ( - b ) = - ( a + b ) 举例: (+3)+(+5)= +(3 + 5)= +8 (读作正八) (-3)+(-5)= -(3 + 5)= -8 (读作负八) 异号两数相加: 法则: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文字描述: 当两个加数的绝对值不相等时,结果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那个加数的符号相同,结果的绝对值是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特别地,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它们的和为零。 符号表示(以a,b均为正数,且a > b为例): ( + a ) + ( - b ) = + ( a - b ) (因为a的绝对值较大,且为正) ( - a ) + ( + b ) = - ( a - b ) (因为a的绝对值较大,且为负) ( + a ) + ( - a ) = 0 举例: (+5)+(-3)= +(5 - 3)= +2 (-5)+(+3)= -(5 - 3)= -2 (-4)+(+4)= 0 一个数与零相加: 法则: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符号表示: a + 0 = a (这里的a表示任意有理数) 举例: 0 +(-7)= -7 (+9)+ 0 = +9 三、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步骤 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建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确定类型: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异号(包括是否互为相反数)还是有一个加数为零。 确定符号:根据相应的法则确定和的符号。 计算绝对值:根据相应的法则计算和的绝对值(是相加还是相减)。 知识点总结 有理数加法法则是核心:理解并牢记有理数加法的三条法则是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前提。 同号相加:取同号,绝对值相加。 异号相加:取大绝(对值)符号,大绝(对值)减小绝(对值);互为相反数,和为零。 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运算关键:“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注意特殊情况: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任何数加零仍得原数。 养成良好习惯:做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 , 的和比它们绝对值的和小(  ) A. B. C.20 D. 2.日照某一天的温差是,这天最低气温是,则这天最高气温是(  ) A. B. C. D. 3.一辆玩具赛车在一条水平直线上先向东行驶,再向西行驶,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下列算式能表示赛车相对于起点位置的是(  ) A. B. C. D. 4.潜水艇所在的海拔高度是米,在它的上方10米处有一只海豚,则海豚所在的海拔高度是(  ) A.50米 B.30米 C.米 D.米 5.在一条东西向的笔直马路上,小亮从点O出发,沿箭头先向东行走,再向西行走,用算式表示两次行走的过程和结果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