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7420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小结与复习 课件 (共22张PPT)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186675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六,PPT,七年级,数学,2024,人教
  • cover
(课件网) 小结与复习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直线、射线、线段 角 展开立体图形 几何图形 角的度量 角的比较与运算 余角和补角 角的平分线 平面图形 一、几何图形 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 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如: (2) 平面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如: 考点1 2.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3.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正方体 圆柱 三棱柱 圆锥 考点2 从前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4. 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 (1) 体是由 围成,面与面相交成 ,线与线相交成 ; (2)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面 点 线 二、直线、射线、线段 1. 有关直线的基本事实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2. 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 类型 线段 射线 直线 端点个数 2 个 不能延伸 延伸性 可否度量 可度量 1 个 向一个方向 无限延伸 不可度量 无端点 向两个方向 无限延伸 不可度量 3. 基本作图 (1) 作一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利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的和、差. 5. 有关线段的基本事实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 线段的中点 应用格式: A C B 6.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间的距离. 考点4 因为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 所以 AC=BC= AB,AB=2AC=2BC. 考点3 1. 角的平分线 O B A C 应用格式: 因为 OC 是∠AOB 的平分线, 所以∠AOC=∠BOC= ∠AOB, ∠AOB=2∠BOC=2∠AOC. 考点5 三、角 2. 余角和补角 (1) 定义 ①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 90° (直角),就说这 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这两个角互余. ②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 180° (平角),就说这 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这两个角互补. (2) 性质 ① 同角 (等角) 的余角相等. ② 同角 (等角) 的补角相等. 考点6 考点1: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例1 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 A. B. C. D. C 1. 一个几何体由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从上面观察这个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如图所示,其中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 则从正面看该几何体的形状图为 ( ) A. B. C. D. A 返回 【练一练】 2 4 1 3 2 考点1: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例2 根据下列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填写多面体的名称: (1)_____,(2)_____,(3)_____. 长方体 三棱柱 三棱锥 (1) (2) (3) 考点2: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2.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与“全”字所在面相对的面的字是 ;若从前面看正方体是“文”字,则后面看是 字. 市 返回 【练一练】 全 国 文 明 城 市 城 考点2: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考点3:线段长度的计算 例3 如图,C 为线段 AB 上一点,点 D 为 BC 的中点,且 AB = 10 cm,BC = 4 cm. (1) 图中共有 条线段. (2) 求 AD 的长. 6 A B C D (2)解:因为点 D 为 BC 的中点,且 BC = 4 cm, 所以 BD = CD = BC = 2 cm. 因为 AB = 10 cm, 所以 AD = AB - BD = 10 - 2 = 8 cm. 3. 如图,已知 C 为线段 AB 的中点,D 在线段 CB 上. 若 DA = 6,DB = 4,则 CD =_____. A B C D 1 6 4 10 5 考点3:线段长度的计算 【练一练】 返回 【练一练】 4. 点 C 是线段 AB 上的三等分点,D 是线段 AC 的中点,若 AB = 6,则 BD 的长为_____. A B C D A B C D 5 或 4 6 5 2 1 6 2 4 2 4 总结 无图几何,注意分类! 考点3:线段长度的计算 考点4:关于线段的基本事实 例4 如图,从 A 到 B 有多条道路,人们通常会走中间的直路,而不走其他的路,这其中的道理是 . 两点之间, 线段最短 A B 返回 B 5. 如图,在 A 点有一只壁虎,要沿着圆柱体的表面 爬到 B 点去吃蚊子. 请画出壁虎在圆柱体表面爬 行的最短路线. A B 【练一练】 考点4:关于线段的基本事实 考点5:角的度量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