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2 等边三角形 第1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设计 课题 15.3.2第1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等边三角形性质、判定方法的证明过程,并用以解决几何推理问题.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等边三角形性质、判定方法的证明过程,判定的证明过程,并用以解决几何推理问题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1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小明想制作一个三角形的相框,他有四根木条长度分别为10cm,10cm,10cm,6cm,你能帮他设计出几种形状的三角形? 可以设计出两种形状的三角形,如图所示. 引入新知 探究新知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是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 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于等边三角形,能得到等边三角形的什么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证明:∠A=∠B=∠C=60°. 证明:∵AB=BC=CA, ∴∠A=∠B=∠C(等边对等角). ∵∠A+∠B+∠C=180°, ∴∠A=∠B=∠C=60°. 【归纳】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几何语言:如图,在△ABC中, ∵AB=BC=AC, ∴∠A=∠B=∠C=6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也相互重合.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思考1】等腰三角形如何判定?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那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是否可以判定它是等边三角形?如果能,你能给出证明过程吗? 【归纳】 判定方法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几何语言:如图,在△ABC中, ∵∠A=∠B=∠C,∴△ABC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A=∠B,∴BC=AC. ∵∠B=∠C, ∴AC=AB. ∴AB=BC=AC,即△ABC是等边三角形. 【思考2】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能否添加什么条件使等腰三角形成为等边三角形呢? 结论:1.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相等; 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 结论1其实就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也即是等边三角形.你能证明结论2吗? 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A=60°.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AB=AC,∴∠C=∠B . ∵∠A=60°, ∴∠B+∠C=180°-∠A=120°. ∴∠A=∠B=∠C=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B=60°.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AB=AC,∠B=60°, ∴∠C=∠B=60° . ∴∠A=180°-(∠B+∠C)=60°, ∴∠A=∠B=∠C. ∴△ABC是等边三角形. 【归纳】 判定方法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注意:这个角可以是顶角也可以是底角 引导学生归纳出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典例精析 【例1】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 ∵DE//BC,∴∠ADE=∠B,∠AED=∠C. ∴∠A=∠ADE=∠AED. ∴△ADE是等边三角形. 通过例题,让学生体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随堂检测 1.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两条角平分线BD和CE交于点O,则∠BOC的度数为( ) A.60° B.90° C.120° D.150° 答案:C 2.下列四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有两个角等于60°的三角形是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