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平均数与方差 第1课时 众数和平均数 1.能说出并掌握众数和算术平均数的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和算术平均数. 3.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众数、算术平均数的概念,能根据所给信息求出一组数据的众数、算术平均数. 难点:能从各类统计图中获取数据,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评判. 知识链接 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可以用来表示数据?(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创设情境———见配套课件 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某班级学生身高分布图,另一张是某公司员工工资分布图. 问题1:你能从图中看出什么信息? 问题2:如果想比较两个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或者比较两家公司员工的平均工资,该怎么办? 探究点:众数、算术平均数的概念 展示教材P146图6-1 思考:(1)观察统计图,甲的哪个射击成绩出现次数最多?其他选手呢? (2)不计算,请你尝试判断谁的射击成绩最好.你是怎么判断的? (3)算一算,验证你的判断是否正确. 结论: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作这组数据的众数.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就得到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平均数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心”. 追问:(1)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在这组数据中吗?(不一定) (2)如果甲又射击一次,意外脱靶,成绩为0环,那么这时甲的平均成绩会发生什么变化?(会降低) (3)在某些比赛评分时,常常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计算平均成绩,你能说说这样做的好处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数据3,6,2,0,5,2的平均数和众数分别是( B ) A.3和1 B.3和2 C.3.6和1 D.3.6和2 【针对训练】 随着体育中考的临近,我校随机地调查了50名学生一周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结果如表所示: 时间(小时) 5 6 7 8 人数 4 15 15 16 则这50名学生这一周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的众数为 8 小时,平均数为 6.86 小时. 1.班会课上,小明给大家分享“节约第一,合理消费”的主题故事,并调查了五名同学一周的零花钱使用情况,分别为30,35,30,40,20(单位:元).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B ) A.20 B.30 C.35 D.40 2.某班五个小组在一次项目化学习中提出的问题个数分别是:5,3,6,4,7.则这五个小组提出问题个数的平均数是( B ) A.4 B.5 C.5.5 D.6 第6章 数据的分析 6.1 平均数与方差 第1课时 众数和算术平均数 【素养目标】 1. 能说出并掌握众数和算术平均数的概念. (重点) 2. 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和算术平均数. (重点) 3. 能从各类统计图中获取数据,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方法分析数据.(难点) 【情境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可以用来表示数据 问题1: 你能从第一幅 图中看出什么信息 问题2: 若想计算两届奥运会奖中国健儿在两届奥运会牌数的平均数, 该如何操作呢 【合作探究】 探究点: 众数、平均数的概念 射击训练中,甲、乙、丙、丁四人的成绩如图所示. 思考: (1) 观察统计图, 甲的哪个射击成绩出现次数最多 其他选手呢 (2) 不计算,请你尝试判断谁的射击成绩最好。你是怎么判断的 (3) 算一算,验证你的判断是否正确。 【知识要点】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作这组数据的众数。 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就得到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平均数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心”。 思考: (1)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在这组数据中吗 (2) 如果甲又射击一次,意外脱靶,成绩为 0 环, 那么这时甲的平均成绩会发生什么变化 (3) 在某些比赛评分时,常常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然后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