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0030

2.3.1《微生物的分布》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学

日期:2025-09-1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1400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3.1,微生物的分布,练习题,答案,人教,2024
  • cover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微生物的分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东北榛蘑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但不同种类又有所不同。下面属于它生活都须具备的必要条件是( ) ①水分 ②无机盐 ③有机物 ④阳光 ⑤适宜的温度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 2.某同学为了研究饮水机中细菌的生存条件,做了下面的实验:将同一桶纯净水每隔两天,分别从冷水口和热水口接等量的饮用水,测定其中细菌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测定时间 第一天 第三天 第五天 冷水口细菌数 45个/mL 855个/mL 905个/mL 热水口细菌数 20个/mL 5个/mL 20个/mL 从实验数据中可以得出:①每天喝热水比较健康;②只是喝冷水的话,应尽快把桶中的水喝完;③喝纯净水不如喝自来水(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菌落比真菌菌落大 B.真菌菌落可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C.一个菌落可能由几种细菌共同组成 D.细菌菌落大多呈现红、绿等不同颜色 4.在生物圈中最广泛分布的生物是( ) A.动物 B.植物 C.细菌 D.A和B 5.饵块是云南地方特色食品,放置时间久了,饵块上就会长出红色、黑色、黄色等不同颜色的“斑点”,这些“斑点”是(  ) A.一个细菌 B.一个真菌 C.细菌菌落 D.真菌菌落 6.培养基上有两处菌落:A处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B处为黑色,呈绒毛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菌落通常是由一个细菌和真菌繁殖后形成的 B.A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 C.B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 D.无法从形态上区分细菌和真菌菌落 7.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培养基接种前需高温消毒的原因是杀死其他杂菌,以防影响实验结果 B.检测空气中的细菌真菌,将培养皿打开几秒暴露在空气中,相当于接种 C.使用无菌棉棒的原因是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而影响实验结果 D.接种后的培养皿和培养基要再进行高温处理 8.下列情况中,没有细菌和真菌的是(  ) A.刚用酒精灯灼烧过的解剖针 B.用消毒液消过毒的地板 C.刚用肥皂洗过的手 D.刚用洗洁精洗过的碗筷 9.在“检测教室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把处理好的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  ) A.接种 B.灭菌 C.恒温培养 D.配制培养基 10.某小组探究大蒜和生姜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菌种 蔬菜汁 抑菌圈大小(直径,单位:厘米) 圈1 圈2 平均值 1 大肠杆菌 大蒜汁 1.70 1.66 1.68 2 生姜汁 0.00 0.00 0.00 3 枯草芽孢杆菌 大蒜汁 1.14 1.30 1.22 4 生姜汁 0.71 0.75 0.73 A.只有1、2组探究不同蔬菜对同一菌种的抑制效果是否相同 B.1、3组得出的结论是大蒜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比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强 C.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都属于细菌 D.由实验数据可知,生姜对大肠杆菌没有抑制效果 二、综合题 11.康康洗手前和洗手后,分别用同一只手在两个配方相同、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各按了一下,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然后将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且相同的温度下培养,几天后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菌落。该实验现象说明什么?这对你做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 12.每年的10月15日是“世界洗手日”,洗手看似简单却大有学问。小刚为了探究洗手是否会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设计了如下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将甲、乙、丙三个装有等量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后,冷却至常温。洗手前用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甲培养基上涂抹;洗手后用另一支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取样面积不变),在乙培养基上涂抹;丙培养基不涂抹,加盖封好后,放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下培养(处理如图所示)。 (1)请根据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