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2.2 一次函数(3) 第12章 函数与一次函数 学习目标 1.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了解两个条件确定一次函数,一个条件确定正比例函数. 3.经历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过程,体验数形结合,具体感知数形结合思想在一次函数中的应用. 4.通过让学生经历先设出函数表达式,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再求解的过程,带领学生学习待定系数法,激发学生探索、总结数学方法的兴趣. 待定系数法 回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及其图象和性质,你能写出一个具体的 一次函数解析式吗?如何画出它的图象? “两点法” y= x+2 y= x+2 反过来,如果知道一条直线经过两个已知点,能否确定这条 直线的表达式呢? 思考 如果知道一个一次函数,当自变量x=4时,函数值y=5; 当x=5时,y=2.写出函数表达式并画出它的图象. 思考 解: 因为y是x的一次函数,设其表达式为y=kx+b (k≠0). 关键: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表达式y=kx+b中的系数k和b的值. ∵当x=4时,y=5; 当x=5时,y=2; ∴(4,5)与(5,2) 这两点的坐标必 适合解析式. 由题意得, 解方程组得 所以函数表达式为 y= 3x+17. 如果知道一个一次函数,当自变量x=4时,函数值y=5;当x=5时,y=2. 写出函数表达式并画出它的图象. 思考 解: 关键: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表达式y=kx+b中的系数k和b的值. ∵当x=4时,y=5; 当x=5时,y=2; ∴(4,5)与(5,2) 这两点的坐标必 适合解析式. O 1 2 3 4 5 1 2 3 4 5 x y (4,5) (5,2) 图象如下图中的直线: 问题: 思考 给两点可以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点可以吗? 更多点呢? 从几何角度来看: 一点不够,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两个及以上都可以,但是两点足够. 从代数角度来看: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中含有k,b两个 待定系数,因此需要两个点的坐标,列两个方程,即 得二元一次方程组. 归纳 待定系数法 (k,b是待确定的系数),再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关于k,b 定义: 这里,先设所求的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kx+b 的方程组,求得k,b的值.这种确定表达式中系数的方法 叫作待定系数法. 归纳 你能归纳出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基本步骤吗? (1) 设: 设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 (2) 代: 将图象上的点(x1,y1),(x2,y2)代入一次函数的解 (3) 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得k,b; (4) 写: 把k,b代入所设解析式中,写出解析式. y=kx+b(k≠0) 析式,组成关于系数k,b的 方程组; 二元一次 归纳 函数解析式y=kx+b 满足条件的两定点 (x1,y1)与(x2,y2) 一次函数的图象直线l 画出 选取 解出 选取 从数到形 从形到数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函数解析式和图象可以相互转化. 数形结合 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典型例题 【例1】已知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5,0),B(1,4).求这个一次 函数的表达式. 解: 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k≠0). 所以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5. 把A(5,0),B(1,4)代入表达式,得: 解方程组得 审题关键: 利用待定系数法,通过设、代、解、写四个步骤求出. 设 代 解 写 解: 典型例题 【例2】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 2,3),且与直线y= x平行. 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 解析式y=kx+b(k≠0)中的k决定这条直线的倾斜程度. 当两个函数的k值相同、b值不同时,它们的图象平行. 设函数表达式为y=kx+b(k≠0). 由题意可得:k= ,∴y= x+b, 又∵直线y= x+b过点P( 2,3), ∴3= ( 2)+b ,解得b=2. 即y= x+2. 随堂练习 练习1. 已知y=ax+b,当x= 2时,y=2;当x=2时,y=6.求a和b的值. 解: 将x= 2,y=2和x=2,y=6分别代入y=ax+b得 , 解得a=1,b=4. 随堂练习 练习2.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 4x+1平行,并且经过点(2,5),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求出其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