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9390

17 课时分层训练(十四) 14 金色的鱼钩

日期:2025-10-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937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课时,分层,训练,十四,金色,鱼钩
  • cover
课时分层训练(十四) 14* 金色的鱼钩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 A.颧骨(quán)  熬夜(áo)   抽噎(yē) B.收敛(liǎn) 勉强(qiǎng) 青稞(kē) C.宿营(sù) 病号(hào) 衰弱(āi) D.搪瓷(tánɡ) 鱼饵(ěr) 蚯蚓(qiū) 解析:“衰”应读“shuāi”。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威胁 碗筷 情绪 喜出往外 B.弥慢 支吾 疙瘩 禁不住 C.脆弱 皱纹 安顿 奄奄一息 D.严竣 粗糙 肠胃 勤务员 解析:A项,“往”应为“望”;B项,“慢”应为“漫”;D项,“竣”应为“峻”。 3.下列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老班长 着水面,希望能钓上一条大一点儿的鱼。 ②同学们来到天安门广场, 人民英雄纪念碑。 ③雨后初晴,登上峰顶, 黄河,令人心旷神怡。 A.瞻仰  注视  遥望 B.注视  遥望  瞻仰 C.瞻仰  遥望  注视 D.注视  瞻仰  遥望 解析:“瞻仰”指恭敬地看(多用于与逝者有关的事物);“注视”指注意地看;“遥望”指往远处望。根据句中的描述对象可以确定选项。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通过阅读《金色的鱼钩》,使我们感受到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B.“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生中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C.参观科技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还能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 D.4月1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进展。 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搭配不当,将“热情”改为“高潮”;C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还能够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 5.对下面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 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A.鱼钩闪烁着的“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象征着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B.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 C.“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深化了主题。 D.鱼钩虽然生锈了,但在阳光的照射下还是发出了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解析:此段中“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象征着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升华了主题。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本文中“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B.从“捧着”“嚼着”“皱紧眉头”“硬咽”等词语可以感受到老班长的舍己为人。 C.本文是以“鱼钩”为线索,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D.“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这句话是心理描写。 解析:这句话是肖像描写。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爆破大王”杨根思 邱冰清 ①江苏省泰兴市根思乡宣泰路,坐落着一座烈士陵园,纪念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在陵园大道中央,杨根思手抱炸药包、怒视敌方的雕塑巍然挺立。 ②1922年,杨根思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失去双亲,12岁随哥哥到上海当童工。1944年,杨根思正式加入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军后,他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被誉为“爆破大王”。 ③1950年10月,杨根思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同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的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坚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高地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