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9578

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1.2 定义与命题 同步课堂(原卷版+答案版)

日期:2025-10-1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1924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命题,答案,原卷版,课堂,同步,定义
    1.2定义与命题 【知识点1】推理与论证 1 【知识点2】反证法 1 【知识点3】命题与定理 2 【题型1】用反例判断命题是假命题 2 【题型2】定义 3 【题型3】判断命题的真假 3 【题型4】命题、定理、公理、基本事实的综合 4 【题型5】命题的组成 5 【题型6】判断是否为命题 6 【知识点1】推理与论证 (1)推理定义: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思维过程. ①演绎推理是从一般规律出发,运用逻辑证明或数学运算,得出特殊事实应遵循的规律,即从一般到特殊. ②归纳推理就是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即从特殊到一般. (2)论证:用论据证明论题的真实性. 证明中从论据到论题的推演.通过推理形式进行,有时是一系列的推理方式.因此,论证必须遵守推理的规则.有时逻辑学家把“证明”称为“论证”,而将“论证”称为“论证方式”. 简单来说,论证就是用一个或一些真实的命题确定另一命题真实性的思维形式. 【知识点2】反证法 (1)对于一个命题,当使用直接证法比较困难时,可以采用间接证法,反证法就是一个间接证法.反证法主要适合的证明类型有:①命题的结论是否定型的.②命题的结论是无限型的.③命题的结论是“至多”或“至少”型的. (2)反证法的一般步骤是: ①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②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 ③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正确. 【知识点3】命题与定理 1、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 2、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3、定理是真命题,但真命题不一定是定理. 4、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面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解的部分是结论. 5、命题的“真”“假”是就命题的内容而言.任何一个命题非真即假.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题型1】用反例判断命题是假命题 【典型例题】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验证命题“若,则”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 A.m=2 B. C.m=﹣3 D.m=0 【举一反三1】能说明命题“若a>b,则a2>b2”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 A.a=﹣1,b=0 B.a=2,b=﹣1 C.a=2,b=1 D.a=﹣1,b=﹣2 【举一反三2】以a=   为反例可以证明命题“对任意实数a它的平方是正数”是假命题, 【举一反三3】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 (1)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 (2)邻补角是互补的角; (3)同旁内角互补. 【举一反三4】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①a∥b;②a⊥c;③b⊥c;④a⊥b. 请你从①②③④中选择两个作为题设,一个作为结论,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命题. (1)写出一个真命题,并证明它的正确性; (2)写出一个假命题,并举出反例. 【题型2】定义 【典型例题】“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这个句子是(  ) A.定义 B.命题 C.公理 D.定理 【举一反三1】下列语句属于定义的有(  ) 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②等式(a+b)2=a2+2ab+b2称为两数和的平方公式; ③如果a,b为实数,那么(a﹣b)2=a2﹣2ab+b2; ④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举一反三2】下列描述不属于定义的是(  ) A.等于 90°的角是直角 B.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C.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得到的图形是三角形 D.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举一反三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叫做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个句子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