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2975

27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一) 21 小圣施威降大圣 语文 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555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一,小圣,施威
  • cover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一) 21 小圣施威降大圣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真君却道:“有个什么齐天大圣,才来这里否【甲】 ?———众鬼判道:“不曾见什么大圣,只有一个爷爷在里面查点哩。”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这真君即举三尖两刃神锋,劈脸就砍。那猴王使个身法,让过神锋,chè出那绣花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赶到前,对面相还。两个嚷嚷闹闹,打出庙门,半雾半云,且行且战,复打到花果山,慌得那四大天王等众【乙】 B (A.预防 B.提防)愈紧。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庙宇( miào )   chè( 掣 )出 (2)为语段中【乙】处选择恰当的选项。(只填序号) 解析:“提防”指小心防备,侧重心理上的防备。“预防”指事先防备,侧重行为上的防备。根据语境可知,四大天王等众做好心理上的防备,所以选用“提防”。 (3)在语段中【甲】处补充恰当的标点符号。 2.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B ) A.成都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各国选手,大约高达35 000人参加了比赛。 B.当三名航天员走出载人飞船返回舱时,掌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 C.在古典小说中,《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塑造得最成功、最受欢迎。 D.这次比赛促进了我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 解析:A项,语义矛盾,可删掉“大约”或“高达”;C项,成分残缺,可在句末添加“的人物”;D项,搭配不当,可将“促进”改为“激发”。 3.班级需要制作有关“读书方法”的专题展板。小语搜集了以下材料,但是顺序出现了混乱,请你帮她选出正确的一项( D ) ①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 ②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 ③总之,精读和跳读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一部作品的重要内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读欣赏,而忽略那些无关紧要的或并不精彩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④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法。 ⑤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与“跳读”并用。 A.④①③②⑤    B.⑤④①②③ C.④⑤①②③ D.④①②⑤③ 解析:本语段介绍的是“精读和跳读”的读书方法,按照论述的层次关系来写,可知第④句是中心句,引出话题,是首句;然后介绍什么是精读和跳读,第①句承接第④句;第②句再交代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第⑤句举《西游记》的例子加以说明;第③句最后进行总结。所以正确顺序为④①②⑤③。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一部有趣的章回体小说,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B.孙悟空大闹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后来被骗当弼马温,辞职后自封“齐天大圣”。 C.《西游记》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其中“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车迟国斗法”等故事尤为精彩。 D.标题中的“小圣”指二郎神。而文中的“真君”是道教对神仙的尊称,在文中指太上老君。 解析:“真君”在文中指二郎神。 (一)(2024·随州曾都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历书【注】上的英雄豪杰 卞毓方 ①小时候,家里每年都要买四册皇历,祖父、父亲、大哥,一人一册,剩下的一册,备用,以防谁的损毁或丢失。既然大人备而不用,放着也是放着,我就拿来作我的历书。 ②大人的皇历,会加上批注,诸如祭祀、嫁娶、出行、动土,诸如吉、凶、宜、忌。我的皇历,则别出心裁,在每个日子下面,填上一位我喜爱的人物。 ③人物从哪儿来? ④洋画片。那是那个时代少年的最爱,每个人都有大把大把,素材取自《封神演义》《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杨家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