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朝花夕拾》 鲁迅 目录 CONTENTS 作品档案与诞生 壹 十篇精粹速读 贰 人物画廊 叁 艺术与主题 肆 考点考向 伍 总结与延伸 陆 些些意 01 作品档案与诞生 视频导入 有没有同学去过绍兴旅游?参观过鲁迅先生的故居吗? 视频中游客们打卡的是哪篇文章呢? 播放视频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与思想启蒙。 生平简介 他以犀利的笔触批判封建礼教与社会黑暗,唤醒民众思想,成为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一面旗帜,影响深远。 思想影响 1 3 鲁迅的代表作众多,包括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作品深刻揭示社会现实。 文学成就 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世研究的重要对象。 文学地位 2 4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 《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鲁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童年与青年的往昔岁月,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 体裁定位 1 2 3 书名“朝花夕拾”寓意深远,‘朝花’象征早年的美好往事,‘夕拾’则是中年时的回忆与反思,充满诗意与哲理。 命名深意 全书内容涵盖鲁迅童年生活与青年求学历程,既有童年的天真趣事,又有青年时期的求知探索,展现了鲁迅的成长轨迹。 内容概述 《朝花夕拾》其书:回忆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2月至11月,鲁迅在动荡的时局中,从记忆中‘抄’出这些文字,记录下往昔岁月。 创作时间 作品最初在《莽原》半月刊连载,1927年正式结集出版,成为鲁迅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篇章,影响深远。 发表与成书 01 02 从《旧事重提》到《朝花夕拾》 些些意 《朝花夕拾》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性散文,鲁迅在夹叙夹议中,既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又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文学价值 明珠照尘:回忆性散文巅峰 些些意 02 十篇精粹速读 内容概述 01 主题阐释 02 狗·猫·鼠:弱小者的同情 《狗·猫·鼠》通过回忆童年时对猫的憎恶与对鼠的同情,展现了鲁迅对弱小者的深切关怀,同时也隐含了对‘正人君子’的批判。 文章以动物喻人,批判了封建社会中恃强凌弱的现象,表达了鲁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阿长是鲁迅童年时期的保姆,她愚昧迷信却又朴实善良,鲁迅通过对她买《山海经》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温暖。 人物形象 鲁迅对阿长的感情经历了从不耐烦到深切怀念的转变,这种复杂的情感体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情感。 感情变化 文章通过对阿长的怀念,表达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敬意,同时也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 主题升华 01 02 03 阿长与《山海经》:底层妇女的暖光 01 《二十四孝图》回忆了鲁迅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 内容概述 02 文章重点分析了‘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故事的荒谬性,指出封建孝道对儿童心理的压迫与摧残。 重点分析 二十四孝图:封建孝道虚伪 《五猖会》记述了鲁迅儿时盼望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心情,却被父亲强迫背书,展现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事件经过 文章通过这一事件,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自由天性的束缚,呼吁教育应尊重儿童的天性。 主题批判 鲁迅在文中表达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愤懑与无奈。 情感表达 1 2 3 五猖会:被压制的天真 《无常》中所描绘的‘无常’形象,爽直公正,与人间的‘正人君子’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鲁迅对社会现实的讽刺。 人物形象 01 文章通过对‘无常’的描写,讽刺了人间的不公正现象,表达了鲁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反思。 主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