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统计 §1 获取数据的途径 1.1 直接获取与间接获取数据 1.2 普查和抽查 1.3 总体和样本 1.D [解析] 根据直接获取的特点可知选D. 2.C [解析] 根据普查的适用范围可知选C. 3.B [解析] 样本必须是从总体中抽取的,没抽取的个体不是样本,故B中说法不正确,而其他说法都正确,故选B. 4.D [解析] A,B,D中均应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而C中应采用普查方式.故选D. 5.A [解析] 抽样调查在抽取调查对象时必须保证所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使每个个体入样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抽样时一定要按事先设计好的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故选A. 6.C [解析] 由题意可得,这2500名居民的寿命的全体是样本,故选C. 7.D [解析] 根据抽样调查与普查的概念知A,B,C中的问题一般采用普查的方法,只有D中的问题只能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故选D. 8.BD [解析] B中为确保学生饮食卫生,每名厨师的健康均要了解,要采用普查;D中的调查工作是个体差异较大的调查,必须采用普查,否则做出的工作服不合体.故选BD. 9.ABC [解析] 对于A,总体是该市参加升学考试的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A中说法错误;对于B,个体是指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B中说法错误;对于C,样本容量是1000,C中说法错误;对于D,样本是1000名学生的数学升学考试成绩,D中说法正确.故选ABC. 10.直接获取 [解析] 根据直接获取数据的定义可知. 11.(1)抽查 (2)6辆车的行驶速度 [解析] 此种调查方式是抽查,调查的样本是6辆车的行驶速度. 12.6500名学生期末考试的物理成绩 抽取的300名学生期末考试的物理成绩 [解析] 调查的对象是学生期末考试的物理成绩,所以总体是6500名学生期末考试的物理成绩,样本是抽取的300名学生期末考试的物理成绩. 13.解:(1)适合用普查.因为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每次买的鸡蛋不会很多,逐个检查所需时间不多,且一个鸡蛋破损与否并不能说明其他鸡蛋的破损情况. (2)适合用普查.因为单张钞票是不是假钞与其他钞票的真伪情况没有关系. (3)适合用抽样调查.因为每个学期会新学许多单词和短语,且学生较多,要在10分钟内检查完实在太困难,所以老师只能挑选其中的一部分学生来检查. 14.解:该问题的总体是该校4000名学生早晨醒来的方式,样本是抽取的400名学生早晨醒来的方式,样本容量是400,个体是每名学生早晨醒来的方式. 15.B [解析] 设“高中矮”为A,“矮中高”为B,如图所示. … … B … B2 … … … … … B1 … C … A ①如果A,B在同一行,比如B在B1处,因为A是该行中最高的,所以A不矮于B.②如果A,B在同一列,比如B在B2处,因为B是该列中最矮的,所以A不矮于B.③如果A,B即不同行又不同列,则选择一个中间量C为参照.设C与A同行,与B同列,因为A是该行中最高的,所以A不矮于C.又因为B是该列中最矮的,所以C不矮于B,所以A不矮于B.综上所述,不论哪种情况,都有A不矮于B,即h(高中矮)≥h(矮中高).故选B. 16.解:学生A的方法得到的样本不能够反映不上网的居民的情况,所得到的样本代表性差,不能很准确地获取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 学生B的方法实际上是普查,花费的人力、物力更多一些,但是只要统计过程不出错,就可以准确地得到平均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 学生C的方法是一种抽样调查的方法,用学生C的方法能节省人力、物力,并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第六章 统计 §1 获取数据的途径 1.1 直接获取与间接获取数据 1.2 普查和抽查 1.3 总体和样本 【学习目标】 1.知道获取数据的基本途径,包括统计报表和年鉴、社会调查、试验设计、普查、抽查、互联网等. 2.了解总体、样本、样本量的概念,了解数据的随机性. ◆ 知识点一 直接获取与间接获取 数据获取途径 定义 直接获取 指通过社会调查或观察、试验等途径获取数据.直接获取的数据称为直接数据或一手数据 间接获取 指借助各种媒介,包括报纸杂志、统计报表和年鉴、广播、电视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