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6764

19 怀疑与学问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2688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怀疑,学问,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
  • cover
19 怀疑与学问 1.概括文段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与层次,把握文章观点,把握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2.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这种可贵的品质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3.了解议论性文章简明、准确、严谨的语言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瓦特因为有“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了蒸汽的力量;哥白尼对前人的成果不盲从提出了地动学说;牛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创造都是从怀疑中来,那么怀疑和学问与创造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 (一)认识作者 作者档案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也是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奠基人。著有《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古史辨》《史林杂识初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等。 (二)明确中心论点 1.根据题目可以确定作者是围绕“怀疑”与“学问”的关系来展开议论的,那么“怀疑”与“学问”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到文章中再找一找。 (1)“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2)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3)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教学提示】明辨“怀疑”与“学问”的关系。 2.归纳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做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三)梳理文章结构 1.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又是怎样论证这个中心论点的呢?细读课文,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归纳出文章的分论点。 分论点1: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分论点2: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理清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2段):引用名言,提出“做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3~5段):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三部分(第6段):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四)感知主题 小组讨论: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 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指的是对于传说的话,都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这样就不会盲从和迷信,这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论点、梳理了文章的结构,这节课我们来探讨文章的论证思路及语言特色。 (一)梳理论证思路 1.文章是怎样以两个分论点作支撑,以严谨的论证思路阐释“做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中心论点的?阅读第3~5段,概括每段内容及归纳论证方法及作用。 第3段: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论证方法及作用:例证法(使用的是口头消息的例子,强调了传说不可信,要重视事实的道理)。 第4段: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是怀疑的精神。 论证方法及作用:例证法(使用的是腐草为萤,三皇、五帝的例子,阐释了不断地追问可以让一切虚妄的学说不攻自破的道理)。 第5段: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论证方法及作用:对比论证法、引证法(通过对学问的两种态度的对比,以及引用孟子的话,阐释了怀疑的意义)。 2.请大家根据第6段的内容,完成下面论证思路的结构图。 第1层:让一切学问发展起来的方法。 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法(用两种态度进行对比,阐释了不断发问和求解可以让学问发展起来的道理)。 第2层:列举大学问家、哲学家的事例。 论证方法:例证法(阐释了怀疑可以锻炼出大学问家、哲学家的道理)。 第3层:不墨守成规,人类文化才能进步。 论证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