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8087

川教版(2024)《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节 《奇妙缤纷的数据》教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5504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版,2024,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一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奇妙纷呈的数据》教学设计 课题 奇妙纷呈的数据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四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能够了解数据的多种记录方式与演变历史,涵盖结绳记事、刻痕记事,到文字、计算机存储等不同阶段的形式。计算思维:能够学会通过观察、统计(如“正”字计数)等方法分析数据,发现节气与影子长短等数据规律,优化对数据的认知运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够探索 VR 技术、网络检索等数字化手段在了解数据历史、探究数据规律中的应用,创新数据相关学习形式。信息社会责任:能够认识到数据在记录历史、助力文物讲述文化故事等方面的价值,理解数据对文明传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数据记录演变及 VR、“正” 字计数等应用。掌握 24 节气与影子长短的关联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数据记录方式的演变逻辑。结合实例区分数据载体的发展差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1课 奇妙纷呈的数据1、单元导入博士爷爷带欢欢乘上了“时光机”,回到了史前,同学们将跟随欢欢一起了解数据的起源、数据的记录方法以及数据的演变历史。接下来,同学们将认识到各种各样的数据。最后同学们将看到数据会怎么帮我国珍贵的文物讲述背后的故事。2、新知引入欢欢:博士爷爷,我想知道人类没有文字之前,是不是就不用每天完成 书面作业了呢?博士爷爷:正好我这里有“时光 机”,我带你走进原始部落去 看看他们在干什么。欢欢:哈哈,原来是借助VR 技术走进原始部落啊!小知识VR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综合利用了计算机图形系统以及各种现实和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一个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使用户能够沉浸其中并感受到逼真的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 学习单元导入。课程新知导入。学习小知识。 引导学习明确本单元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本课研究内容。了解VR技术。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一、集思广益 说一说博士爷爷:注意啦!注意啦!这根绳子上的结表示捕捉到的野猪,那根绳子的结表示隔壁部落借的兔子还没有还完。隔壁部落还来一只兔子,就解开一个结。(出示图片)欢欢:不同的绳子记录的是不同的事件,我明白啦。小知识刻痕记事与结绳记事:刻痕记事和结绳记事都是原始人类在没有文字的时期用来记录信息的方法。刻痕记事是人们使用尖锐的工具在木头、骨头或石头上刻下记号来计数或记事。结绳记事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用绳子打结的方法来记录数据和信息的方法。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考古学家在河南省“许昌人”遗址出土的一个小骨片上,发现了经红赭石涂染的7条平行刻划直线。(出示图片)和你的同学一起读一下什么是“刻痕记事与结绳记事”,然后讨论一下,在上面那个距今11万年左右的小骨片上的7道划痕,可能是我们的祖先记录的什么数据呢? 答:刻痕记事是用尖锐工具在木、骨、石上刻记号计数记事,结绳记事是用绳子打结记数据信息。距今 11 万年小骨片的 7 道划痕,可能记录 7 只猎物、7 次自然现象或 7 次生存活动,方便原始人记忆关键事务。二、知识积累 学一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需要记录的信息越来越多,于是逐渐产生了原始的文字。成都出土的《天回医简》是一部由900多支医简组成的珍贵的古代医书。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记录载体比竹简轻,更利于知识的传播。现在,人们发明了计算机,计算机具有海量数据发现、存储和加工能力,成为了目前主流的数据存储载体。三、体验探索 试一试我们的祖先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