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一、选择题 1. 食物链的起始生物一定是( ) A. 消费者 B. 生产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 2.食物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物只吃一种食物 B. 一种生物吃多种食物,或多种生物吃同一种食物 C. 分解者种类繁多 D. 生物互不影响 3.生产者固定无机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方式是( ) A. 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 C. 分解作用 D. 蒸腾作用 4.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B. 沿食物链单向流动 C. 能量可以循环利用 D. 逐级递减 5.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 B.图中蛇和鹰只有捕食关系 C.如图所示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鹰体内的能量来自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6.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有3条食物链,其中标号A为生产者 B.图中B所示的生物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 C.图中标号C群体所含的能量一定比标号B群体所含能量多 D.图中标号D是由细菌和真菌组成,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7.关于物质和能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二者均可循环利用 B. 物质循环依赖能量流动,能量流动依附物质循环 C. 物质单向流动,能量循环往复 D. 均从分解者开始 8.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二氧化碳 B.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植物到动物、动物到微生物、植物到微生物 C.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 D.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9.跨学科题(生物 + 化学):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化学分析,错误的是( ) A. 呼吸作用释放 CO ,属于化学变化 B. 光合作用是 “光能→化学能” 的转化 C. 化石燃料燃烧的 CO 会破坏碳循环平衡 D. 碳循环仅发生在生物之间 10.时事热点题:外来物种入侵导致本地生态失衡,根本原因是( ) A. 外来物种成为所有生物的食物 B. 破坏原有食物网的关联 C. 仅影响分解者 D. 增加本地生物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 11.完善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由_____和_____构成。 (2)碳循环中,生物与无机环境通过_____(如CO )交换碳元素;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_固定太阳能。 (3)食物网中生物数量的连锁变化,体现生态系统的_____联系。 12.物质与能量关系题: (1)解释“物质循环依赖能量流动,能量流动依附物质循环”的逻辑。 (2)举例说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13. 跨学科实践题(生物+地理): 分析“亚马逊雨林砍伐”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角度解释)。 14.主题式题组(生态农业): 以“稻田养鱼”为例,回答: (1)写出一条食物链; (2)分析“鱼吃害虫/杂草,粪便肥田”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优化作用。 15.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草原生态系统还缺少的部分是非生物部分和 者。 (2)图中有 条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形成 。 (3)兔和草的关系是 关系;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 和 。 (4)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 (5)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该物质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不断积累,形成 现象;一段时间后,则体内含有该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 (6)生态系统中,各级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参考答案】 1 B 2. B 3. B 4. C 5. D 解析: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A错误。 B.结合题图可知,鹰以蛇为食是捕食关系,鹰和蛇以鼠为食又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