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9989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295173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3课,秦统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 cover
(课件网)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01 秦朝的暴政 02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03 目 录 CONTENTS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主要原因及其教训。 秦的统一 “秦之崛起,如日初升!” 第一部分 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血缘分封 天下共主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变法图强 群雄兼并 公元前1046年(西周) 公元前770年(春秋) 公元前475年(战国) 一、秦的统一 (一)历史背景 秦国突出的地势地形优势有二: 一是位居崤山以西,控扼黄河上游,对整个东方有以高凌下之势。 二是周围山围水绕,外敌难以入侵,未战而先立于不败之地。 秦国地形图 武关 萧关 大散关 函谷关 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萃并诸侯。 ———《史记·河渠书》 “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龙门渡 夏阳渡 潼关 茅津渡 一、秦的统一 (一)历史背景 当他广泛地招揽人才择贤选能时,当他具有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后,机遇必然地降临到他的身上,让他担负起沉甸甸的历史使命。 ———厚夫《漫步秦直道》 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 一、秦的统一 (一)历史背景 灭六国策略: 远交近攻、 分化瓦解、 各个击破 一、秦的统一 (二)过程 北击匈奴 南征百越 一、秦的统一 (二)过程 迁陵以邮 行洞庭 迁陵 洞庭郡 郡、县两级行政机构的推广 里耶秦简:迁陵县政府公文档案 是否需要统一的道路和文字? 统治者与中央是否需要足够的权力? 档案与汇报的公文可能包括什么内容? ①皇帝制度 周幽王 周平王 楚庄王 秦惠王 东周 名号混乱 自王以下,各有其 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 亲戚补察 名号独尊 秦朝 皇帝(始皇帝) 下设三公九卿 拥有至高无上决定权 皇权独尊 皇帝 御史 大夫 太尉 丞相 三公 处 理 政 务 负 责 军 事 监 察 百 官 九卿 宗庙礼仪 掌管具体事务的诸卿 宫殿警卫 宫门警卫 宫廷国家马政 司法审判 外交民族事务 皇族宗族事务 财政收支 皇室山海税 皆取于上 分工严密家国同治 一、秦的统一 (三)巩固统一 ②郡县制度 中央 郡 县 乡 里 亭 郡守 县令 三老、有秩等 直接任命 丞相绾言:“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纪·秦始皇本纪》 依据材料,分别归纳王绾、李斯、始皇的观点: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一、秦的统一 (三)巩固统一 重点探讨 分封制 郡县制 相同点 不 同 点 划分标准 如何产生 官员权力 与中央关系 性质 历史影响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联系与区别 均为地方行政制度;都为巩固统治;都产生过积极作用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为划分基础 分封、世袭产生 皇帝直接任免 有封地,高度自治 无封地,只有俸禄,权力有限 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 郡县绝对服从中央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易形成分裂割据 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②郡县制度 一、秦的统一 (三)巩固统一 ③官僚制度 ◎民担赋役 编制户籍 ② 敢言之上计 ……陵将计丞 秦朝的郡太守与县令必须向朝廷汇报一年间治理郡县情况,这种行政制度被称为“上计”。上计时由地方向中央呈交计书,称为“计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