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A B B C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A C D D A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D B B 26.(1)盛世”局面:“贞观之治”;“鼎盛”局面:“开元盛世”。共同原因:善于用人;重视发展经济;关注民生;善于改革;等等。 (2)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3)意义: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事实: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8世纪初,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唐蕃会盟”。(任答一个史实即可) (4)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对外开放、对内开明、统治者关注民生。 27.(1)意义:它最初有助于联合西域各地,削弱匈奴势力,维护边疆稳定;随后成为东西方沟通的商贸与交通要道,促进了中国与欧亚各国的物质和文化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交融与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当时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 (2)解说词:大家眼前的长城,最早修筑于秦朝,此后历代不断修缮与延长,形成了今天雄伟壮丽的规模。它既是古代中国防御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军事屏障,也是各民族交流的见证与边境管理的象征。长城的修筑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不仅展示了当时的建筑奇迹,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团结合作的精神内核。 (3)历史价值:它集中反映了先民们的生产生活、科学技术与艺术成就,印刻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与审美情趣,为我们研究历史、传承文化提供了直接依据;同时,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推动各国间的文化对话与理解,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借鉴意义。 28.(1)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 (2)丞相专权;设置厂卫机构、实行八股取士等。(任选其一) (3)军机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4)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29.(1)A:宋词;B:小说 (2)名称:活字印刷术。优点:有利于节约印刷成本;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答出一点) (3)著作名称:《农政全书》。 优秀品质: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善于吸收前人成果,并加以创新;刻苦专研、注重实践、做事专心致志等。(言之有理即可)★★★考试前绝密 ▇ 使用时间:2025.06.17 制卷、审卷:陆艳姣 ▇ 考试前绝密★★★ 本卷由【在线组卷网www.zujuan.com】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会泽县东陆高级中学2025年春季学期6月月考卷 初一 历史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认为“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据此可知,隋文帝最的大作为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C.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D.开通了大运河 2.“科举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特别是过去所谓的寒门、商人、地主等……通过科举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到政权中来。”该材料说明科举制度( ) A.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B.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C.注重门第地位高低 D.阻止世家子弟入仕 3.唐代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有效提高了粮食亩产量,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 ... ...